军旗永驻我心中市院机关党委书记李吉亭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初的河北农村,家住307国道边。小时候门前每每有拉练部队经过,都会和小伙伴们追逐在队伍前列的军旗两侧,“义务护旗”直到部队宿营。对雄赳赳气昂昂的旗手羡慕不已,可以说从小就有对军旗的敬仰、对军人的崇拜和对军营的神往。1979年12月,我怀揣梦想,带着亲人的嘱托,踏入武警部队,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实现了自己的从军梦。一下车就领略到了张家口冬天的厉害,冰天雪地,风沙漫卷。简短的欢迎仪式结束后,和蔼可亲的老班长就把我们领进了宿舍,室…
日前,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由武警河北省总队、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举办的“庆八一拥军行”文化进军营活动在武警河北省总队举行,通过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军地文化交流等方式,共忆人民军队光辉岁月,共叙燕赵军民鱼水情深,加强了军政军民团结。28日下午,总队官兵和慰问代表齐聚一堂,共赏文化盛宴——“庆八一”军民融合文艺演出。演出在节奏欢快的歌舞表演《冲》中拉开帷幕,相声《今晚吃鸡》和小品《向前冲》诙谐幽默、惹人欢笑;快板《快车奇遇》生动还原了总队官兵智斗歹徒的惊险…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不会来临的春天。春天依然美丽,中国依然灿烂!”近日,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主办,河北演艺集团承办,河北心连心艺术团、河北省歌舞剧院联合创排的报告诗剧《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在石家庄进行带妆联排。《没有不可逾越的冬天——医护日记》由主体叙述切入,以“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群体形象为主线,触及不同场景医生和护士的记载、记忆,把他们工作的状态、足迹、心路历程、情感等凝聚在一起,在戏剧化、情节化、人物化上下功夫,追求舞台形式呈现的多样性。除朗…
7月9日,《河北省志•文化志1979-2005》(以下简称《文化志》)终审会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召开,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志》总纂龚焕文主持会议,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荣丽出席会议并讲话。王荣丽指出,编纂《文化志》是落实《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一件大事,也是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到目前为止,编纂工作已经开展了10年,从人员的落实、志书篇目的制定、资料的收集整理、条目的撰写、初稿的编写到绘制成书,反反复复…
王建忠,安平冀中抗战收藏馆馆长,1963出生于安平县东黄城乡大同新村,1982年参军入伍,在总参第八通讯团服役。1984年入党,曾荣获一级技术能手,受团嘉奖一次。1985年王建忠退役回到原籍安平县,因为喜欢工艺美术,经朋友介绍去石雕之乡曲阳石木工艺雕刻厂工作,闲暇时间就到周边“淘宝”。刚入行开始收藏瓷器、杂项,3年后他回到老家务农。1988年的一天,他路过村西的一口民国时期的老水井,发现本家的王叔正站在井边发愁。这口老水井常年没有人用,井里面还存留点雨水,乡亲们为了方便,在水井周边种点菜,有时用…
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影视系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要求各教研室及辅导员要根据媒体学科特点,结合当前疫情形势,以增强学生“媒体人”、“文艺兵”的担当责任感为抓手,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有力宣传舆论支持”为出发点,由教师带动学生联合宣传机关、文艺团体创作“战疫”题材的艺术作品。通过总结经验,不断探索,逐步营造出了“系家国、重创新、爱劳动、勇担当”的系部职教文化氛围。原创艺术作品,勇担“战疫”“文艺兵”使命2月1日起,播音专业、表演专业开始与石家庄市诗词协会、中共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开…
4月13日和4月24日,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内,一场简单又庄严的口罩交接仪式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形式下简短进行。受学院党委委托,刘志欣副院长代表学院青年师生将36000只口罩分别交给埃及和巴基斯坦驻华代表,并于当天将全部口罩运抵北京使馆。2月初,埃及和巴基斯坦等国以多种形式率先在世界上支持中国抗疫,特别是在本国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多次向我国赠予大量医用物资。进入3月以来,新冠疫情全球肆虐,埃及和巴基斯坦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医疗资源十分紧缺。消息传到国内,昔日那些动人的画面,触动了河艺青年师…
“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3月18日上午,在迎接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的河北航空包机机舱内,众人正在用歌声给当天过生日的医务人员送去祝福。一个多月以前,河北航空包机在运送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时,对医护人员许下“还要迎接你们归来的”庄严承诺,3月18日上午,同样是这架经过定制涂装的“乐享河北”主题飞机作为4架包机之一,带着全省人民的期盼,将志愿湖北的医疗队员接回石家庄,兑现了他们对医务人员的承诺。“之所以选择这架“乐享河北”主题的飞机,也是为了让我们的医务工作者们能从坐上飞机的第一时间,就…
10月26日,作为第十七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的重要活动,第十一届国际马戏论坛在石家庄举办。本届吴桥杂技节部分评委、杂技界专家学者、各代表团领队等中外嘉宾汇聚一堂,就杂技马戏艺术和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文旅融合为杂技艺术注入新活力如今,文化旅游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精神食粮和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将文化与旅游紧密结合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老的杂技艺术也借助于文旅融合而逐渐展露出新的生命力。“以太阳马戏团为例,我们在拉斯维加斯有7台大型特色驻…
“当时毛主席就站在这里说:进京赶考去!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就是河北西柏坡“进京赶考”的故事。如今,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已经70个年头儿,重新走进西柏坡,寻根探源,聆听岁月里的故事,不忘初心,“赶考”再出发。“土话”里的“鱼水情”“我小时候得了一场病,那时候家里没钱,特别穷,没有救治的办法,家里人就把我放在门口的碾盘上。当时,幸好董必武夫妇住在我家,他们发现后,立马把我送到部队的卫生室,医院不愿意收留,说前方还在打仗,医药很困难。董必武请示中央后,医院才调用了最好的药,这样我的…
打树花、看花灯、点旺火、喂门环……春节期间,这些最土、最地道的年俗,为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吸引了众多省内外的游客,几乎一房难求;夜晚在城楼上眺望灯火簇拥下的古城,白天徜徉在人潮拥挤的民俗庙会,春节期间的正定古城,即便政府部门都敞开免费停车,还是一位难求……
送戏下乡,不仅能够为老百姓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还能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看戏赶庙会是河北地方习俗,凡是河北梆子剧团所到之地,庙会都分外热闹,周边的特色小店也是生意兴隆。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接受中国旅游报记者专访,对文旅融合、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京津冀一体化等话题谈了看法和建议。张妹芝表示,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水平融合、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把文旅融合这篇大文章做深、做实、做精彩。
文化惠民要落到实处,有赖于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引起代表委员们的广泛关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探寻更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子?代表委员们展开热议。深度融入生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讲述唢呐技艺传承的电影《百鸟朝凤》一度引发公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与担忧。部分传统文化或传统技艺传承面临断档失传危机,这警示我们应进一步加强扶持和引导,切实保障优秀传统文化永续传承…
8月14日,石家庄市副市长孟祥红率工作组一行在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波等人陪同下,专程到河北省文化厅开展“问计省直,寻求支持”活动。省文化厅高度重视,厅长张妹芝主持召开了以“省市一家·共谋省会文化发展新格局”为主题的联席会议。会上,李波围绕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及亮点工作进行了汇报,并针对今年需要支持的工作进行了详细说明。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规财处、文物局、艺术处负责人等就2018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县城文化设施建设、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和精品创作等工作逐一发言,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张妹芝对石家庄市文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科学论断,体现在文化领域,就是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与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围绕破解这一矛盾,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刻把握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通过“文化+”“+文化”增强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文化产业的基本属性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产生于二十世纪…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揭晓,共34篇(部)作品获得7个奖项。其中,河北作家李春雷以《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摘得报告文学奖,这是李春雷凭借长篇报告文学《宝山》荣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之后又一次获此殊荣。十余年间两获鲁迅文学奖获奖当天,对于正在塞罕坝一线采访为下一部作品做准备的李春雷来说是忙碌的一天,他是通过朋友的祝贺信息才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的,“今天把十几位塞罕坝林场早期建设者聚到一起进行采访非常不容易,他们有的已经七八十岁了,采访时间比较紧张,我们中午也没有休息,所以很多祝…
访谈现场。记者冀伟摄6月19日下午,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做客长城新媒体《网民问政》栏目,在谈到非遗传承、创新和发展时,他认为,非遗传承要做到“六见”:“见人见物见生活”和“见形见神见效益”。“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王离湘认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非遗的传承内涵和创新规律,尊重非遗发展规律,通过抢救、挖掘、传承、保护、宣传、弘扬、振兴等一系列手段和举措,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也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要“见形见神见效益”。非遗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超…
一抔泥土,在一双粗糙的大手下,经过塑造,仿佛变魔术般,成了一个个小泥人;庵刹寺院中惟妙惟肖的菩萨像、罗汉像,很多也是以泥土为原材料,再融合麦节、木料、沙子使其凝固。巨鹿泥塑,这项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李印全将泥土赋予了“生命”。 走进巨鹿泥塑第五代传承人李印全的家中,小小院落里,摆满了各类泥塑作品:慈善的菩萨像、形状各异的罗汉像,还有可爱的娃娃像……李印全正坐在窗台前,专心“把玩”手中的泥土。 只见李印全先将眼前的几根木头,搭成简易的人形形状,作为泥塑的“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