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河北省政协委员非遗剪纸艺人高佃亮
近日,趁河北两会期间,记者有幸采访到河北省政协十二届文化艺术界委员、非遗蔚县剪纸艺术传承人高佃亮。
高佃亮委员出生在剪纸名乡张家口蔚县,他从六岁开始就跟母亲学剪窗花,高中毕业后(1982年)从事专业剪纸工艺,先后师从于石家庄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石家庄市书画院院长唐稳、著名的工艺美术大家杨洪烈、杨柳青年画社社长李志强、武强年画社社长吴新伟、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郭书荣等多家名师。高佃亮苦心钻研,吸取诸多民间名家的艺术精华,在传承传统蔚县剪纸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几十年如一日,剪耕不辍、刀刻不止、不断探索创新传统剪纸的技艺和表现手法,并汲取传统绘画、戏曲、宗教艺术、民间等艺术精华,用自己对剪纸艺术的情怀,将已有200多年历史的蔚县剪纸艺术作品展现在世人眼前,让这朵深植乡土的民族艺术奇葩在国内外艺术舞台上大放异彩,使得蔚县剪纸艺术成为民族文化的品牌和中国文化艺术符号。
1984年,高佃亮兄弟两人建立蔚县单堠剪纸厂,30多年来,怀着对故土亲人和剪纸艺术深深的热爱,他凭借自己精湛的剪纸技艺为社会培养出一大批剪纸艺人。高佃亮先后创作剪刻了2000多种作品,内容广泛、题材多样,作品涉及戏曲脸谱、古装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佛像系列、民间风俗等。几十年来,高佃亮不仅在雕、镂、剔、刻、剪的技法上功底扎实,力求精进,还在制作材料上进行大胆创新,为突破传统剪纸用纸的局限,他用聚氯乙烯“纸张”,还用纯金箔纸等材料进行剪刻尝试。金箔、皮革、绢帛等材料都是他表达艺术情怀、传达视觉美感和创作理念的载体,相继剪刻出剪纸挂历,剪纸贺卡,剪纸礼品册页,剪纸画轴等新产品,在创意表达、美学思辨、艺术情怀上不断拓宽剪纸艺术创作新维度。
随着高佃亮的剪纸事业做得越来越好,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从1995年开始,他陆续获得了许多称号和荣誉,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2年被选为政协蔚县常委(蔚县剪纸行业代表)、2008年被评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代表性传承人、2010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聘为中国民协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北省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到张家口市政协委员、张家口市总商会副会长、省政协委员等,这些更增加了高佃亮的荣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充分激发出他的创作热情。
因为爱所以坚守!即便是遇到市场不景气的考验,剪纸工厂运营艰难的阶段,他依然坚持,用胸怀和担当撑起蔚县单堠亮星剪纸厂和他的剪纸艺术创作。高佃亮说:从事这项事业我很自豪,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不依赖国家给救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发展非遗剪纸艺术产业上我们不等不靠,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创业,让企业自身具备造血功能,不给国家找负担。他将在三年内在蔚县建设非遗剪纸艺术产业园区,建成以后将通过融投、招商各种形式发展剪纸产业,让中国蔚县剪纸享誉中外,充分发挥园区的纳税功能,为国家创造更多财富。
高佃亮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珍惜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在任期内认真履职尽责,让剪纸这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发展好,用剪纸艺术带领一方百姓摆脱贫困,过上富裕新生活。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