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日,河北雄安新区横空出世。尽管此前我国已设有18个国家级新区,但被冠以“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独此一家。在这一背景下,4月22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了中国传媒大学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揭牌仪式暨首届雄安新区发展研讨会。在会上,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被聘为雄安新区发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并就雄安新区的建设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现将演讲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建华
文化建设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基本内容,雄安新区的文化底蕴、文化特色、文化内涵等既是雄安构建生态绿色宜居环境的重要方面,也是雄安精神的内核。关于雄安新区建设,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发展高端高新产业”,“建设优质公共设施”,这为雄安新区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将来雄安将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地,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高地,也必然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地。现代文化产业就是高端高新产业,雄安新区将来一定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之都。那么,如何认识和规划设计雄安的文化产业,我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
雄安文化产业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高点定位。
随着国家“五位一体”战略的推进,关于雄安新区的文化产业定位,应该先按照“五位一体”的方法做一个全新的布局。首先,它不是继深圳、上海浦东之后的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经济社会新区,它既不能克隆、也不能复制深圳、浦东模式,在某种意义上讲也不能沿续。
其次,雄安发展文化产业不仅仅是对雄县、安新、容城三县的传统文化内涵用现代手段加以提升,这样的定位层次太低、范畴太小、内涵太少,没有从国家层面考虑。雄安新区应作为国家的副都来思考,按照科技、生态、宜居等要求来建设文化。
文化无处不在,雄安新区首先要做到文化先行,这个文化既不是雄安区域的文化,也不是河北的文化,也不应该是北京、天津甚至京津冀的文化。应该是把京津冀作为基点,站在国家层面上,来归纳总结和规划设计雄安的文化。雄安新区的文化,应立足京津冀、面向全中国、呈现给全世界。
二
雄安文化产业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现代文化产业的鲜明特征就是不断的文化创新。自2004年文化产业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以来,每隔一到两年就有新型文化业态出现和新型文化元素诞生,可以说新型文化层出不穷、日新月异,而且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竞争与融合的趋势日益加深。只有在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用世界的眼光来完成雄安新区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再生。
所以,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将来雄安新区的文化应该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新兴的现代文化以及未来出现的新文化业态的有机结合。
三
雄安新区应该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是把雄安新区建成智慧新城和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第一支撑,任何业态的催生都离不开科技的作用。大量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及金融单位的进入,将为雄安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提供雄厚的人才、技术、资本基础。因此,我们必须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推进雄安新区文化和科技的深度融合。
四
雄安文化产业应该与公共文化有机地融合。
从文化上讲,公共文化和产业文化在某些时段、某些时间是截然分开的,但是从历史发展和从国际发展来看,公共文化与文化产业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公共文化当中有产业的合理布局,产业文化也担负着满足公共文化需求的一定职责,因此在顶层设计中和城市推进中如何认识、如何定位、如何操作,要有一个科学的把握。
公共文化做得好的地方,例如日本的东京和英国一些城市,按照人口的密度来分,大约每两万左右的人口、每两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就有以扁平式、橄榄球式布局的公共文化,包括剧场、影院、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活动室,这是城市必不可少的内涵。并不像现在的城市,在一个上百万人口城市的郊区,集中建了一些剧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
公共文化要讲究普惠均等,方便百姓、方便城市人口。文化产业的布局要与公共文化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使两者有机地融合,从而实现新区文化功能的均衡发展。
五
应该把雄安新区发展成为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前卫区。
北京现在是文化中心,天津的定位也很明确,河北和北京、天津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根据有关统计资料,当然可能有一些统计口径不一致,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13.8%,早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天津文化产业占到4.74%,接近成为支柱性产业,而河北文化产业仅仅占到3.22%。如果按这样一个比值来对比,河北和北京、天津的协同发展是根本做不到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这次雄安新区的成立,可能会给河北一次机遇,搭建一个平台,把河北的文化产业加快推进一步。
当然,河北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不可忽略,不可预见因素很多。在顶层设计当中,如何把一些问题提前考虑到位,用反向思维的方法考虑问题以及出现的空档,这是关键所在。所以,当前正在制定的《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应该对雄安新区进一步深入研究,把雄安文化产业作为一个点抓好。而这个点不仅仅是一个点,它更是一个面,是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示范区、实验区。通过示范、实验,带动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树立一个新的模板,形成一个新的启示,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来源:河北文化产业)
河北文化网 编辑 赵瑞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