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书写了人类文明史上一笔又一笔浓墨重彩的辉煌。中华文化,这个世界四大古老文化体系中唯一不曾中断自身传统的文化,对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条不曾间断的文化长河中产生出了浩瀚精深、灿若繁星的宝贵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先辈们精心呵护着这些文化财富,世代相传,直到今天。
作为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过程始终与发达的中国文明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体现着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显示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在中国文明史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中国各族人民构筑起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华文明的辉煌,也承载着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的传承离不开那些用灵魂与文化对话,用行动捍卫文化精髓的默默无闻的传承人。而古城正定的李爱军和他一手创办的德宝轩书画艺苑正在这条道路上不懈的努力着……
李爱军,斋号:聚仙居主人。武强年画传承人,中华传统礼规学传承人,正定县德宝轩书画艺苑创办人。他以德经商,承传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他以画为媒传承文明,再现文明古国、礼义之邦范表。
1987年,年轻的李爱军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在家乡开办了一家服装专营店。2005年,由于原本兴盛一时的服 装业开始“降温”,他关闭了小店,也是在这一年的夏天,他在偶然的机会下接触了中国文化精粹之一的武强年画,唯美的年画艺术和博大精深的内涵文化让他沉醉其中,留恋往返,很快他成为了一名专业从事民间艺术 民俗文化保护传承的“守护人”。李爱军所接触的武强年画,是记载、体现我国农耕文化的杰出年画代表,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物化、固化形式,是思维观念、民族自强精神返朴归真的途径和方法,也是中华文明史的见证,内含千古孝道文章,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民间美术敦煌,东方圣经图解”。
经过充分准备,2007年 8月 8日,李爱军与一批志同道合的“战友”共同创立了古城艺苑德宝轩(又名玉 麟轩)。德宝轩选址南临华塔,北接千年古刹临济寺、开元寺,主要经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博 物馆”,“天津杨柳青年画”、“河南朱仙镇”等精品木版年画。有着千年文化传承的年画,其制作过程绘、 刻、印、裱全部为手工工艺,形成了浓郁的艺术特色,线条粗犷、品种繁多、寓教于乐、庄重典雅、富有民族 特色。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文化复兴的今天,藉年画举行孝宗敬祖、趋福纳祥、传承文明,在灵魂深处打上中 国文化元素的烙印,注入和谐基因,报本答恩礼敬不懈,显得格外有意义。 德宝轩所收藏的年画中,很多作品属于古版制作,数量较少,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德宝轩的成立也将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之一的年画,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2008年 4月,李爱军代表德宝轩首次携三大年画亮相正博会。同年 6月,德宝轩又参加了中国北戴河首届科学养生大会书画艺术展,多幅作品被大会组委会“中国老年学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收藏。两次亮相李爱军与德宝轩都独领风骚。随着名声日盛,德宝轩参与到更多的活动中,而年画也更频繁的展现到世人面前:2009年春,武强年画协会正式成立,李爱军被聘为协会理事。 德宝轩所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引起了相关文化部门的重视和肯定。2010年正月十五,德宝轩出席石家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在民俗博物馆开展的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2010年 10月,德宝轩应邀参加卫生部疾控司在北京石景山公园举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许多新闻媒体的 记者在展位前争相拍摄,异口同声地赞叹道:“没想到年画这么美!”。
多年来,李爱军一直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强年画、杨柳青年画以及朱仙镇年画为主营项目,同时与有关部门协作,积极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神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工作,使充满和文化基因的中华传统礼规教育——孝道传承得以进一步完善和恢复,并如春风化雨般走入千家万户。
德宝轩书画艺苑以画为媒服务社会、服务生活,为大众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先后与河北省民间艺术家展演团结为友好联盟,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旅游景点展等,多次到河北师大、河北经济学院、展览馆文化夜市、春节大庙会、抱犊寨、北戴河等地巡展,业务也拓展到十余个省市自治区,也感召起越来越多的人爱年画、用年画、经营年画。协会每年举办年画培训班、年画创作大赛等一系列活动,学员涉及全国十几个省市和地区,对武强年画知名度的提高、年画产业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德宝轩书画艺苑始终秉承开放搞活的宗旨,为社会提供最优秀的作品,最先进的精神食粮,受到国内外收藏爱好者的赞许。2008年与武强年画世家合作,将朱熹真迹“容膝”拓片通过年画题材成功复制。2011年八月份与武强年画协会合作,使代表正定形象之一的《赵子龙》木版年画、象征北京精神的《三阳开泰》成功面世,并受到文化部有关领导的好评,已入选《中国艺术大家》、《中国翰墨艺术大家》。2012年3月份开始,与武强艺人成功恢复红楼人物《十二金钗》组图,受到荣国府领导的赞许。2012年6月份,与云南普洱茶乡合作,将《赵子龙》、《三阳开泰》制作成礼品茶,古色古香,具有很高的观赏与实用价值,充实了正定文化旅游纪念品市场。
作为积极推广年画的专家,李爱军和他的德宝轩正在将中国古老的年画艺术、民族精神在正定大地上传承下去。但他的雄心不止于此,他的目标是希望在各方的真诚协作下,把德宝轩打造成一个面向河北、辐射全国、联结全世界供人们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修养的文化艺苑。
李爱军讲:中华文明复兴的今天,让我们时刻感受着祖先、历代圣贤对 我们的教诲与期盼,履行着人生的使命、责任与义务,不断反省修正自己的言行举为,牢记:我是中国人,我是炎黄子孙,不仅是龙的传人,更是万物的灵长!无论是生是灭,都会坚定豪迈的将人生的火炬擎起,代代相继、薪火相传;永不放弃,永不言败,不仅顶天立地,更加光宗耀华祖。”一番肺腑之言不仅仅体现了他热爱 祖国的赤诚红心,更表达出他不遗余力献身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的无限真诚。我们祝愿,李爱军 与德宝轩可以在中国的文化事业上越走越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复兴贡献出更多的力量。
在非遗传承人的行列里,李爱军可能是为数不多的“非正宗”的个例,他趟出了一个“局外人”如何成功的传承非遗文化的新路、创造了“半路出家”成为造诣较深的学者专家的典范经验,提供了经营打捞民俗年画助推文化传承传播的成功范式。然而这正是他的可贵之处。他凭着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浓厚的家国情怀,勤学苦钻善于思考研究总结,潜心精研年画等传统文化的载体与符号的内涵与外延,逐步修炼为比内行更专业更精深的专家;他不仅执着的挖掘年画的文化内涵、分析年画的不同特点蕴意,而且能执着的深入浅出的宣传展示年画的魅力,说动感染更多的游客关注、喜欢和购买支持年画,既促进了年画文化的普及与推广,又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水平和生活品味。因为他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可以站在更高更宽广的层面,精准形象的评说宣传年画(贴在墙上的电视、雅俗共赏的文化宣传画)的文化亮点,更能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因此,国务院办公厅专家委员会授予德宝轩书画艺苑“国家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及传承人称号。德宝轩荣获中国非遗保护最具创新十大标杆企业;“玉麟轩”品牌荣获中国非遗保护领域最具影响力十大标志性品牌和金典奖_全国非遗保护产业政府满意最佳典范品牌。2011年,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见证品牌的力量记载中国服务业发展历程中的光荣与梦想表彰大会上,李爱军创立的“玉麟轩”品牌荣获金典奖全国非遗保护产业政府满意最佳典范品牌。目前“玉麟轩”,已成为“中国非遗保护领域最具影响力十大标志性品牌”。同时,创办者李爱军及参与者也荣获中国企业战略联盟“引领行业发展杰出贡献人物”、全国非遗保护产业最具影响力十大领军人物、被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授予终身理事。央视、新华网、人民网、中国国旺等等各大媒体也纷至沓来,以《色鲜纸白点染丹青》《精研年画呈瑰宝 德艺双馨铸宝轩》《守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家园》等为题,纷纷予以报道点赞。李爱军与他的德宝轩正在成为古城正定乃至中华大地的靓丽名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审美观的变化,一些传统的艺术、传统的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人们对文化的返朴诉求也是越来越强烈,年画作为土生土长的传统文化,它的地位和价值也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它与其他“老玩意一样”将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不断绽放其文化异彩。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更多的李爱军,发挥自身优势,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最熟悉最擅长的领域抓起,深入挖掘传播优秀文化的内涵,展示优秀文化的魅力,发挥优秀文化给人启迪激人向上升华境界和谐社会的作用,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素养,为实现文化强国中国梦贡献力量。
赋诗点赞李爱军先生:
精研年画承瑰宝,文化家园守护神;德艺双馨铸宝轩,古城专家李爱军。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