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至9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京津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展在天津美术馆举行,包括北京的料器、天津的泥人张、河北的秸秆扎刻等在内的数十项非遗项目精彩亮相。
联展共设置了“非遗项目互释单元”“非遗生活馆”“传习体验区”“学研成果邀请展”“研培成果展”等多个版块,以图片、实物和代表性传承人现场演示为主,观众参观体验为辅,立体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风采。
在廊坊的非遗项目秸秆扎刻展位上,68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徐艳丰热情地为观众介绍秸秆扎刻艺术。他的最新作品“复兴楼”共使用56万根秸秆,历时4年,将于今年10月份前创作完成。“每次参加非遗展示活动,我都能感受到大家对非遗的关注和热情。希望大家通过我的展示和介绍,了解秸秆扎刻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徐艳丰说。
“京津冀三地山水相依,地缘相接,许多文化习俗和文化传统表现出明显的同源共生、相通共享的特征,承载着共同的文化记忆。”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杜云生表示,近年来,三地非遗保护部门结合各自经验,建立和创新保护机制,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非遗保护领域的协同发展,深化三地非遗项目横向交流,形成了京津冀文化活动品牌。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