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博物馆

关于充分挖掘利用中山国特色文化推动省会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

2019-01-15 作者: 曹 郁 来源: 访问量:14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和地区未来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山国文化独特的历史轨迹,深深地锲刻在了历史记忆的深处,尤其是中山国文化介于燕赵文化的“腹地”,正是石家庄文化的核心,今天重视中山国文化,正是深入到了石家庄文化的灵魂。


1.jpg


具有211年历史的神秘中山国,被后人誉为战国八雄。中山国有着灿烂的文化遗存,曾被郭沫若誉为“艺术王国”。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山王陵的成功发掘,使绚丽鲜明的中山国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据统计,中山国遗址共出土文物20000余件,其中有三项世界之最,四项中国之最,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发现”之一。中山王墓葬和古城遗址内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特别是中山王墓中出土的中山三器、龙凤铜方案、兆域图铜版等,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和研究价值,引起了学术界的震动和海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山国文物出土以来,先后到美国、日本、德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展览,并以不同形式在奥运会、世博会等重大活动中轰动展出,成为河北乃至中国文化交流活动的一张靓丽名片。1988年中山古城遗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被国家文物局批准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中山国在历史进程当中所形成的仁厚实在、忠勇稳定、悲歌慷慨的人文特质,是燕赵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代表。


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的历史根脉,是省会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石,对中山国文化进行有效的弘扬和利用,更有助于省会向新时代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大都市迈进。近年来,在省委宣传部、河北省中山国文化研究会、石家庄市委、平山县委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推动之下,我省隆重推出了《中山国》六集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三轮热播;主办了“中山篆书法篆刻全国邀请展”并出版了《中山篆书法篆刻全国邀请展作品集》;召开了“中山国文化发展定位研讨会”;上演了大型杂技剧《梦回中山国》;举办了“中山国文化艺术沙龙”等一系列高品位高附加值的普及性活动,为全国人民尤其是省会人民了解弘扬中山国文化,推动中山国特色文化利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将新时代背景下中山国历史文化的研究推向了空前的高度。


微信图片_20190115210625.jpg


综上所述,为了更加深入、更加全面地推动中山国特色文化的研究和利用,更加有力地促进省会文化繁荣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一、积极推进中山国文化进校园系列工程。中山国文化进校园系列工程包括:中山国国宝故事、中山国服饰文化、中山国钱币文化、中山国篆书文化、中山国陶瓷文化、中山国青铜器文化等等诸多方面,每一个方面可独成体系,可分学校、分层面、分阶段地推进,借助多种形式、多种体裁,争取将中山国文化进校园系列工程,通过实践的取舍和提炼,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中山国文化传播体系,更加有利于省会特色文化品牌的塑造。


二、面向社会和学校编辑出版《中山国文化读本》系列。国家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编辑《中山国文化读本》系列,要以纲要为主导思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终极价值追求,可主分为:网络版和纸质版。面向全社会发行,尤其注重面向石家庄的大中小学发行,可开辟一些公益的渠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的传播格局。通过中山国历史文化在学生阶段的有效传播,从思想上为我们的接班人树立热爱家乡文化、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建设祖国美好未来的远大理想,使我们的特色文化名片在发挥教育功能的同时,为青少年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三、将中山国文化有机地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山国文化的利用和弘扬要有力度和规模。在与中山国文化有关联的市县区城市改造和新的规划中,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山国文化代表元素,将这些元素融入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之中,是行之有效的传播弘扬的手段。尤其是在省会城市,可建设表里如一的中山国文化街、中山国文化公园、中山国文化博物馆(不能搞成政绩工程和表面文章)等等,并建立文旅融合的推介机制,不仅使中山国文化在当地传播,而且在全国闻名。


微信图片_20190115210636.jpg


四、大力扶持以中山国文化为核心的文创产业。中山国从建国到灭国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其所承载的文化深度和广度却非同寻常。从新时代的视野审视中山国的文化,其中可挖掘利用的文创资源和产业不胜枚举,诸如“中山多美器”所承载的陶瓷艺术创意、青铜器艺术创意、陈设器皿艺术创意等;中山国的风水格局和都城建筑,所承载的规划设计和特色城镇艺术创意等;中山国美轮美奂的舞蹈,所承载的“梦回中山国”“中山国舞者”等为主题的大型舞蹈创意等等,均可打造成独特创意的产业链条,并吸附诸多产业的深度融合。


独特深厚的中山国文化,为我们提供了无尽遐想和极具价值追求的创意源泉,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让我创造更多的条件,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我们相信,在极短的时间之内,中山国特色文化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必将显现,必将对省会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作者:省政协常委、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省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   曹  郁

上一页: 习近平: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 下一页: 国宝明清书画墨香飘河北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