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邺城遗址公园
将打造成集教育、科研、游览于一体的文化胜地
古邺城曾作为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达400年之久,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4月12日至14日,邯郸市临漳县邀请国内知名文保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为“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献计献策,共同探讨科学规划与合理发展之路。
据了解,2017年,邺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根据史料记载和考古证实,邺城遗址主体位于临漳县境内,始筑于春秋齐桓公时期,兴盛于曹魏时期,分别建有邺北、邺南两城,其中邺北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城西北隅自北而南有冰井台、铜雀台、金凤台三台;邺南城较邺北城大,分布于现在的漳河南北两岸。
邺城作为魏晋、南北朝的六朝古都,在我国城市建筑史上拥有辉煌地位,堪称城市建筑典范。全城强调中轴对称,结构严谨,分区明显,这种城区布局方式对后来的长安、洛阳、北京城的兴建,乃至日本的宫廷建筑,都有着很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1957年,考古工作者对邺城遗址进行了首次勘察。2012年1月,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北吴庄挖掘出土2895件东魏、北齐石造像及残件,成为建国以来出土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如今,邺城遗址已成为研究古代都城、建安文学、北朝文化的大型遗址。
据介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指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先由国家文物局批准立项,符合条件且已初具规模后再开展评定工作,评定合格者,由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临漳县正在规划中的邺城考古遗址公园总范围8339公顷,主要内容包括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城墙一角、广德门、朱明门、古战场遗址、皇家寺院、千佛出世处等重要节点,以及邺北城和邺南城的城墙、宫殿区、祭祀区和主要街道的风貌保护和展示,最终打造成为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胜地。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