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河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在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河北省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和人才培训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河北省有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4个世居少数民族。与其它地区相比,河北省作为京畿之地,尤其是承德作为清朝的“陪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了其满族、蒙古族传统文化遗存丰富而独具特色。
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高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从2017年开始,启动了以满文古籍文献为重点的抢救性发掘和整理研究工作。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近300余种、5000册满文古籍装订成册,参编的《早期北京话珍本典籍校释与研究》系列丛书满文卷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代表河北省参加“民族遗珍书香中国——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珍品暨保护成果展”全国巡展,吸引了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学者前来访学深造。下一步,该校将继续开展满文古籍去污化处理,并逐步推动古籍全文数字化整理、翻译、编印出版工作。
据悉,河北省少数民族古籍文献整理研究与人才培训基地挂牌成立后将充分利用和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从少数民族古籍的研究对象与方法、基本内容和原则、适用范围和应用价值等方面,研究少数民族古籍搜集、抢救、保护、整理的规律和特点,发展、完善少数民族古籍学学科体系。另外,该培训基地将以提高少数民族古籍工作人员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为重点,把短期培训、学历教育和高精尖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更好地满足保护、整理、研究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不同需要,促进少数民族古籍工作的深入开展。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