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备用

“冀念品”扮靓河北旅游

2018-06-29 作者: 河北文化网 来源: 访问量:100


  今年5月初,在加拿大留学的王佳回来休假,前几天与同学一起到河北邯郸峰峰矿区游玩,在峰峰“磁州窑一条街”买回一个极具当地特色的“磁州窑孩儿枕”,母亲节那天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妈妈任女士。憨态可掬孩儿枕,萌萌的着实招人待见,任女士又把孩儿枕送给了王佳的姥姥。

  旅游纪念品是旅游目的地地域文化一种载体,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旅游者旅行经历的最好见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旅游的目的也发生了的变化,购买当地的旅游纪念品,或作为旅游见证,或送给亲朋好友,已成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必备活动。加入当地地域文化元素、彰显当地及景区景点个性特征的河北本土旅游纪念品悄然走俏。

  河北省文化成分多样,历史文化、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及多彩的民俗、特色的产业,在这里叠加融合,形成了丰厚而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也为特色旅游纪念品发展奠定了优势。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游客多样化的需求,近几年,河北省先后评出“十大最美旅游纪念品”、“十大不得不购买的旅游商品”和“50种河北旅游必购商品”。这些纪念品与商品特色鲜明,突出本土和地域特色,无论是题材立意、形态造型,还是材质肌理、色彩运用均融入地方性文化元素,受到游客的青睐。

  个性鲜明 彰显原始味道与本土特征

  4月26日上午,在第十一届石家庄(正定)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上,藁城宫灯展区人流如织,“这种仿羊皮灯多少钱一个?”“这种纸质宫灯是手工的吗?”……喜庆、漂亮的宫灯引来不少游人询问。“看起来像菠萝大小的宫灯”,武汉游客毕女士立马买了5个。“好看、喜欢,回去后送给朋友。”毕女士说,这样的灯就像仕女画上的宫灯,很淑女的。展区内除了传统的纸雕宫灯外,还有仿羊皮宫灯、注塑走马灯、铁艺纱灯等多个品种。图案有传统的连年有余、龙凤呈祥,还有体现冬奥会、中国梦的宫灯。藁城宫灯研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张风军介绍说,藁城宫灯已被河北省政府指定为对外交流礼品,其拳头产品纸雕宫灯国内首屈一指。“在藁城宫灯博物馆,旅游旺季一天能接待上万名游客,高在20厘米左右的,好携带的受欢迎。”

  2017年12月8日,中国水泥技术的奠基人德国汉斯·昆德的孙女安妮塔.昆德来到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开滦博物馆参观,开滦博物馆赠送她“龙号机车”钥匙链纪念品,安妮塔异常兴奋,爱不释手。

  近年来,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开发了上百款具有矿业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兼具实用性、收藏性、工艺性等多个特点。其中自主研发的黑檀木矿灯钥匙链、桃木龙号机车钥匙链和用煤块纯手工制作的太阳石纪念品等深受游客喜爱,既可自己收藏,还可作为礼品馈赠亲朋。

  “旅游纪念品,顾名思义就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购买的精巧便携、富有地域特色,并能够让人铭记于心的纪念品。”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汤云航院长说:作为一个地域的缩影,旅游纪念品不仅是一件有经济价值的商品,还是一个地域的名片,让人一看便知这是某个旅游地域的代表。

  作为京畿之地,河北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这也衍生出河北旅游纪念品的地域特征。第什里风筝,结合乡土风情,形成了廊坊风筝风格;避暑山庄的“清宫八大件”糕点、寺庙宗教素食文化的吉祥八宝素斋饼、皇家宫廷儿童玩具等,将皇家的贵气与百姓的地气相结合;生、小、髯、大、丑等,造型各异的唐山皮影剧人物,“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如今作为一种特色旅游纪念品同样受到游客的热捧。

  创意,创新 拉大旅游消费,形成产业

  虎头枕、斗篷、大香包、龙凤拖鞋……以家织布为底衬,红、黄、蓝、白为主调的各色丝线密密缝织,各种纹样都透露着满族的民族特色,承德上世满绣公司的产品近年来已成为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上的宠儿。满族民间刺绣工艺距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满绣产品以其广泛生动的题材、丰富多样的种类,成为河北省颇受市场欢迎的新兴旅游纪念品。

  河北围场县把这一技能作为扶贫项目,选派专业的技师对参训妇女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教学,在贫困村率先建设一批新型虎鞋、虎枕、挂画为主的满绣专业村、家庭手工业产业基地,形成产业链。承德上世满绣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闫桂维说,我们与其签订代料加工合同,按合同及时回收产品,保证农户利益、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地处黄河古道的馆陶县,看不到山,望不见水,是“粮画”带火了这里的旅游。粮画是以五谷杂粮为本,通过粘、贴、拼、雕等技艺制作而成。粮画题材广泛,画面有人物、花鸟、山水。还有卡通、抽象等。“馆陶粮画价格从20元人民币到数万美元不等,作为纪念品极具收藏价值。”馆陶县文广新局副局长孟庆忠说,粮画小镇寿东村因粮画而兴,因旅游而富,年接待游客在百万以上,2016年全村实现脱贫。

  还有峰峰矿区磁州窑工作室推出的以仿古陶瓷为主的孩儿枕、梅瓶、茶具系列等,遵化市的传承300多年制作工艺的皇家金银器、被誉为“国礼石”送给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沙石峪“千层石”、蛇绿岩石雕等传统民俗工艺产品。以及其它地市的福冈苹果、赞皇大枣、原村土布、红地根家纺、梨家班徒、宏宇剪纸等深受游客喜爱。这些烙印地方文化符号的旅游纪念品均在当地形成了产业。

  为拉大产业链,把旅游商品(纪念品)打造成旅游收入的新亮点,解决旅游商品(纪念品)在生产、销售上的薄弱环节,河北省旅游委规划处副处长李剑扬说,随着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在河北省落地,近期河北已启动《河北省旅游商品生产与研发等级评定标准》、《河北省旅游购物商店等级划分与评定》和《河北省旅游休闲购物街区质量评定》标准的制定工作。下半年将先进行首批河北省旅游购物商店和河北省旅游休闲购物街区的评定。对于达到等级和质量标准的商店和街区,在政策上加大的扶持力度。

  旅游与非遗“联姻”  丰富了非遗内涵,扮靓了旅游

  今年五一期间,石家庄的谭先生和儿子自驾到衡水周窝音乐小镇旅游。谭先生对音乐器具兴趣不大,只有陪看的份儿。可年画坊里《六子争头》武强年画引起父子俩的共同关注,都说“要买一幅。”

武强年画是我国农耕文化的杰出代表,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2006年,武强年画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并发行武强年画特种邮票4张。六子争头在武强年画中最为知名,其象征吉祥喜庆、多子多福多寿,相关产品也是当地非常销售好的旅游纪念品。

  与武强年画一同被评为“河北十大最美旅游纪念品”的蔚县剪纸诞生于明末清初时期,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蔚县开发出剪纸册页、画轴镜框、台历挂历等众多新产品,及3800多个品种,既满足了游客的需求,又丰富了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易水砚是我国最著名的古砚之一,与端砚齐名,素有“南端北易”之誉。2008年,易水砚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非遗。如今,易水砚已成为用之如意,赏之高雅,陈之吉祥,藏之升值,镇宅镇殿的高档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

让游客了解非遗产品,使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到非遗的魅力,石家庄国翠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中心,以非遗茶雕技艺、茶雕作品为主,将石家庄德明小镇、土门小镇、保定古莲池、直隶总督署等景区(点)的典型地标与故事雕刻其上,同时与铁板浮雕、绳结技艺等相结合,将不同非遗技艺融入作品中,作品既有纪念性,又有创新性和感染力。目前纪念品创收约占景区(点)商品销售10%左右。

  通过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非遗技艺作品得到了好的传承和发展。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记杜云生说:“为更好地传承非遗技艺,从今年起,河北省对省级非遗传承人传习活动补助经费,从每人每年3000元提高至6000元。”

  为打造河北旅游商品品牌,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和增长点,今年河北省旅游委拟在全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高铁站、机场、商业场所等设立“冀念品”实体店,开设线上网店。作为首个河北旅游商品统一品牌,该品牌从游客需求的角度出发,主营河北本地商品,商品充分体现旅游目的地文化特色、资源特点和特征,具有一定的纪念性或记忆性。内容涉及特色食品、民间传统工艺艺术、文创产品等,拓宽旅游纪念品的销售渠道,让“冀念品”扮靓河北旅游。


上一页: 狼牙山:发展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下一页: 文旅融合:为河北发展优质旅游添翼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