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竞技、冰雪游园、冰雪童话、冰上演艺、冰雕火锅、饕餮美馔、趣味竞技……近日,河北丰宁中国马镇上演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冰火主题活动,领跑了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旅游项目的接力赛。
河北丰宁用文旅融合的思路在去年累计接待游客246万人次、同比增长14%的基础上,县委书记方志勇表示,丰宁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全域旅游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全方位构建体系——树牢“抓旅游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既重视“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改善
在统筹机制上下功夫。建立旅游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成立全域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强化旅游主管部门综合职能,调整完善旅游发展规章,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旅游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旅游公安、旅游市场监管、旅游巡回法庭等在内的“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工作运行机制,强化旅游综合执法功能,确保旅游市场监管与联合执法有效到位,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建立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更好更快更有效处理游客投诉,打击旅游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给游客提供舒适轻松的旅游环境。
在规划引领上做文章。打造“美县城+大景区+强村镇”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初步实现全域景观化、全景可游化。树立“县城是第一景点”的理念,加快中心城区提升改造和具有丰宁地方特色的满族风貌文化街区建设。围绕提升国家“一号风景大道”建设水平,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完善功能,打造特色乡村旅游最美景观。
在融资模式上求突破。推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PPP等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建立融资平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私营企业、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投资文化旅游项目。
全要素完善功能——深度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人,以优质的服务感动人
加快“三网”建设。按照“快旅慢游”的要求,加快旅游交通网、旅游服务网和智慧旅游网“三网”建设。按照“外通、内畅、景连”的原则,完善旅游路网结构,着力构建立体旅游快进交通系统。新修外沟门、喇嘛山等4条旅游路线,与国道111线形成5条旅游环线。加强重点景区、待开发优势资源内部道路建设,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到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的游客客运班车或城乡公交开通5条以上,达到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点与车站的公共交通换乘无缝对接。
深化旅游厕所革命。2019年度确保新建、改建旅游厕所数量达到50座,全县旅游厕所总量达到100座,对已建成的厕所安排人员经费,做好日常维护,确保正常使用。
健全咨询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建设县城、景区旅游集散中心,在交通枢纽、景点景区、特色旅游村镇等游客集聚区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点),有效提供景区、线路、交通、气象、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完善“丰宁旅游”官方微信公众号和旅游微博等多种信息发布平台。建立全域旅游数据中心,强化与公安、交通、商务、统计、通讯等部门数据共享,丰富旅游、餐饮、住宿、购物、娱乐、公共服务等旅游数据,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品质。
全产业延伸链条——促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全要素、全产业发展旅游的新路径
推广“旅游+”扶贫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与扶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山区综合开发相融合,力争通过2年时间,打造6个乡村旅游示范村、3个特色小镇,发展100家以上星级乡村旅游示范户,增加农民就业2万人以上。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借助乡村旅游电商村建设,推进乡村旅游O2O经营模式。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实现特色旅游村道路通畅、交通便利、水电充足、院落整洁、厕所洁净。强化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产业扶贫模式,建设采摘、观光休闲基地,带动更多农民依托乡村游实现脱贫致富。
发展“旅游+”文化模式。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建设特色民俗村镇,开发康体、养生、运动、娱乐、体验等多样化、综合性文化旅游休闲产品。举办满族颁金节、蒙古赛马大会等民族节庆活动。持续举办坝上草原音乐节、热气球大赛、草原马术比赛等赛事活动,大力发展特色马产业和马文化旅游,提升旅游吸引力。
“旅游+”新型城镇化。推动旅游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提高县域城镇发展水平。充分利用该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推动部分小城镇向旅游服务型特色小镇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充分利用农业产业、森林旅游、水利等资源,结合“旅游+”模式,全面融合旅游业态,提高旅游服务水平。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