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由河北省涉县文广旅局组织策划的非遗题材纪录片《赛戏》《乡味》在赤水湾大剧院举行首映式。这两部纪录片2019年开始策划拍摄,历时一年多,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涉县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通过讲述大山里的烟火气息和文化故事,引发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延续的思考和认识。
涉县县委书记邢晟表示,本次展映的这两部非遗题材纪录片,就是要通过网络平台,将涉县优秀传统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希望广大非遗工作者、志愿者牢记职责、发扬成绩,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挖掘、整合涉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全面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品牌影响力,更好地宣传展示涉县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坚持创新理念,积极开展非遗与旅游、非遗与互联网等多方面的有机融合,更好地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非遗题材纪录片《乡味》分别讲述涉县石磨豆腐、手工红薯粉条、传统特色小吃制作工艺,阐释了大山深处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文化已成为遥远的儿时记忆,本片用清新、温情的镜头语言,探视质朴的烟火人家,带观众重温了被时光带走的乡村生活气息。片中主人公老马、赵秦堂、张林梅是传统老艺人的群体缩影,他们或坚守匠心,用质朴的精神守护着乡村的文化根源,或精益求精,在保留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赛戏是一种古老的原始戏剧,又称排赛、对戏,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2008年6月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戏腔调浑厚淳朴,富有浓郁的原始韵味。非遗题材纪录片《赛戏》,以涉县赛戏代表性传承人汤香平为故事主人公,讲述赛戏的历史渊源、人文价值、传承发展,以及濒临消亡、亟待保护的社会现实,引发人们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对非遗传承延续更多的思考和认识。
涉县是文化大县,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涉县深入开展非遗调查挖掘、项目申报、宣传展示、人才培训等工作,积极组织传承人传习授徒、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加强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和发展,一大批文化积淀厚重、艺术成就璀璨的非遗项目得以薪火相传。同时,积极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探索实施“非遗+ ”多元化融合发展新模式,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引领乡村振兴,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