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等了你三千年的城
一个等了你二十年的展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王冬龄先生题写展标
前言
文/关建洲
杨春老弟是我非常熟悉且非常独特的一个书画篆刻家,说非常熟悉,是因为我基本见证了他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说非常独特,是因为他通向成功的路径不可复制。
我们的相识是三十多年前于磁州窑所在地彭城上中专时期开始的,当时我们的母校叫河北邯郸陶瓷工业学校,简称河北陶校,是隶属于河北省轻工业厅的省属中专。他比我低一届,他是工艺专业,我是美术专业,是因为共同的爱好——书法——而玩儿到一起的。与他逐渐熟悉后慢慢知道,他的父亲曾为乡村小学教师,能写会画,是村里的“秀才”,他从小受父亲影响爱好书画,六、七岁时就在父亲指导下练习书法,每逢春节前父亲都要为送来红纸的街坊邻居免费写春联,杨春由一开始的抻纸磨墨的书僮角色逐渐取而代父,成为挑大梁的主角儿。
上初中后也因为能写会画而成为学校出板报的主力,但他并没有因此而耽误文化课的学习,相反,他是典型的学覇与考覇,从小学到初中毕业考上中专,他都是年级第一名。正因为文化课成绩太好,他竟然不知道中专的美术专业在考学时需加试美术,竟然理所当然地以为报了陶校就能学自己喜欢的美术,结果他被分配到理工科性质的陶瓷工艺专业。但是,他很快发现自己的兴趣还是在书画方面,所以就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与我们美术专业的老师(后来据他说一直保存着一件从废纸堆里捡到的一位老师的书法作品)和几个师哥交流学习,尤其在书法方面进步神速,经常在校内外参展、获奖,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也因此几乎每学期都与我共同获得学校为特殊才艺而设的“特殊奖学金”。
中专毕业后,他又阴错阳差地被分配到老家邱县的政府部门做了公务员,后来娶了做美术教师的媳妇儿,过着世人眼中较为体面的生活和安稳的日子。当然他还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写字画画,尤其活跃于邯郸书坛,不断地在展览、大赛中摘金夺银。我也曾因业务关系到邱县、到他家现场“考察”过他的工作与生活,交流中他也提到不满足于现在的生活状态,希望能出去深造学习、走上专业的道路,希求更大的发展。当时我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并没当真,因为放弃安逸的生活冒险去寻觅渺茫的前途,确实不是一般人所敢做、愿做和能做的。
但令人惊奇的是,没几年我就听说他考取了位于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国美术学院攻读书法专业,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再后来,又听说他考取了中国美院书法篆刻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河北籍第一个书法篆刻研究生),师从名家王冬龄教授,继续在中国美院深造。虽然我们这期间的联系渐少,但也零星听闻他在杭州的一些艰苦奋斗的事例,比如他八次搬家的经历、勤工俭学的经历、为考研而刻苦自学英语的经历等等,都反映出在外求学、打拼的不易。
直到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被引进到河北师范大学新建的书法学专业做老师,我们的联系才又多了起来,加上微信、抖音等信息网络的日益发达,我对他的动向、成绩与艺术追求逐渐又熟悉起来。知道杭州的十年游学经历使他获得了涅槃重生,使他原本偏于苍茫浑朴的书法风格渗入了秀润精微、文雅清逸的特质,同时他也深深受益于中国美院于潘天寿时代所确立的国画、书法专业“不求三绝、但要四全”的优良传统与讲究诗、书、画、印通才教育、兼修并进的教学理念。当然这也是元、明、清三代文人艺术发展的整体走势使然(以至于产生了诸如赵孟頫、王冕、文彭、丁敬、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直至近现代的陈师曾、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陈半丁等书画印兼擅的大家),不算希奇。但这种理念放在二十世纪西学东渐、以西画改造国画甚至全盘西化的美术教育大潮下就显得尤为清醒与难能可贵。杨春可谓是此理念的坚定拥护者与践行者。他于书、画、印三项均接续传统正脉,广泛涉猎学习。下面分而述之。
在书法方面,他篆、隶、楷、行、草五体兼攻、样样能来,尤其在草、楷、行三体上著力较多,所学皆历代核心大家——如魏晋的钟繇、二王,唐代的欧、褚、颜、柳与旭、素,宋代的苏、黄、米,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祝枝山、董其昌、王铎等——而能兼收并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稍异的呈现,这可能是因为他不想过早地结壳,希望尽可能多地学习前人的招数,以求成就一个立体的、丰富的自我之故。即便如此,他的作品里的某种气质还是一以贯之的,比如清逸、文雅、蕴藉,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字如其人”吧。至于大字草书作品里的雄浑、奔放,则应既有乃师王冬龄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有古赵大地的哺育之功吧。
在国画方面,他把精力主要放在了梅、兰、竹、菊等“四君子”(尤其是墨竹)与山水题材上。“四君子”写意绘画之所以在明、清以来日益繁盛,与其适于书法用笔的介入以直抒胸臆有关,杨春的墨竹即是很好的注脚。看他笔下的奇石修篁几近看其书法,石如飞白,干如篆籀,枝如行草,叶如波撇。纵横挥洒之际,直吐胸中块垒。再看杨春山水,却是别样景象。十日一水 ,五日一石,传摹经营,皴擦点染。近则林木葱郁、高士行吟;远则重峦叠嶂、云气蒸腾。可谓极尽铺陈之能事、精微之匠心。观其画真有“窥谷忘返、望峰息心”之效!
在篆刻方面,他于先秦玺印、汉印、明清流派印均有涉猎,尤其对汉白文印和元、明、清的圆朱文印最有心得。其刀法干净利落,空间布白匀整,线条、结构造型语言平易朴实、简洁而又响亮。这既是基于他本人气质、性格的自然选择与呈现,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由技而道、物我合一的逻辑必然。
自离开家乡赴杭州求学到学成后入河北师大担任教职,杨春老弟已阔别邯郸二十余年,虽然期间充满了种种艰辛与不易,但他总算实现了把艺术追求与职业、事业合而为一的梦想,可以从从容容、心无旁骛地耕耘其中。近十余年来,他在河北的书法教育事业上著力较多、声誉日隆,在书、画、印创作领域也持续增高加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先后在上海、石家庄、北京等地举办了三次个人书画篆刻展,获得了广泛的关注与好评。年前我在与他的一次闲聊中,建议他来邯郸市博物馆举办一次个展,以向家乡父老与师友们做一汇报,他欣然应允,后在各个相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得以付诸实施。在此代表我与杨春一并表示感谢!杨春这次个展包括传统材质的书、画、印作品及部分瓷书、瓷画、瓷印作品,共一百余件,是他二十余年艺术追求的全面呈现。对于杨春的作品,我也不想再做过多地溢美腴扬,但我相信这个展览一定是个有品味和丰富耐看的展览。祝展览圆满成功!
2021年4月1日
作品剧透
草书灵澈《东林寺酬韦丹刺史》49cm×54cm 2017年
小楷《易经》句 Φ29cm 2009年
行书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29cmx62cm 2020年
行书《格超、品在》联 90cm×22cm×2
2017年
山水《松阴客话图》132cm×66cm 2018年
湖石修篁图 132cm×56cm 2020年
负雅志于高云 2020年
少则得 2019年
羊毛出在羊身上 2020年
狭口竹瓶 2016年
“云在青天水在瓶”瓶 2016年
长颈山水瓶 2016年
作者简历
杨春,字秀发,河北邱县人。2009年7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硕士学位(导师王冬龄)。现为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书法学专业负责人。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兰亭书法社社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教育委员会副秘书长,河北省书画院副秘书长,河北省书法名家进校园首批特聘专家,河北省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国培、省培)特聘专家,石家庄市老年大学书法系特聘系主任。
个展:
2009年12月,“空谷传声——杨春书法展”在上海朱屺嶦艺术馆举办。
2012年12月,“信道抱真——杨春书画篆刻展”在石家庄市博物馆举办。
2017年4月,“传承与经典——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之“杨春书画篆刻展” 在北京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
著作:
2014年6月,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春临古代碑帖——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杨春临古代碑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2018年8月,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杨春书画印作品集》。
2018年8月,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书法基础教程——《新书谱·怀素·自叙帖》。
群展及其他艺术成果:
1992年5月,河北省首届中青年书法展获优秀奖。
1995年8月,河北省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书法展。
1999年12月,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
2000年11月, “龙岗杯”国际书法大展。
2002年9月,全国第四届楹联书法大展。
2004年6月,第二届国际书画名家作品邀请展暨第三回中韩书艺家协会交流展。
2008年4月,“艺术春天”——中国美术学院研究生作品群展。11月,全国第二届草书艺术大展。
2009年1月,全国第六届篆刻艺术展。6月,硕士毕业论文《怀素及其书学》获中国美术学院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10月,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书、画、印三项兼能。
2011年5月,同梦异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作品意大利展。
2013年9—12月,应邀在石家庄美术馆公益“美术大讲堂”做连续四场的《书法的“常”与“变”》系列讲座。12月,河北省著名书法家精品展。
2014年2月,全国名家书毛泽东诗词斗方书法邀请展。4月,“南山景行——国美同窗杨春、彭德、罗小珊书画作品展”在杭州唐云艺术馆举办。5月,河北省书画院成立首届作品展。12月,在浙江美术馆参加“有道——兰亭书法社双年展(2014)”;河北高校艺术院系名师美术作品展。2014年10月—2015年2月,应石家庄美术馆公益“美术大讲堂”之邀做连续五场的《书法的“常”与“变”》系列讲座。
2015年11月,首届河北省高校艺术院系师生书画作品展教师组获奖。9月,俄罗斯远东国际沙龙展。
2016年6月,河北省书画院建院二周年作品展。11月,在浙江美术馆参加“融合——2016兰亭书法社双年展”;在河北美术馆参加河北省高校师生书画展。
2017年9月,由家乡邱县县、乡、村三级党委、政府在博士村——前大槐树村筹建的亮点工程“杨春书画印工作室”落成并举办揭牌启动仪式;应邀参加“中山篆书法篆刻邀请展”。10月,应邀参加“丹青达意 书法传情——文物出版社60华诞书画展”。11月,在美国新泽西州美中科技文化体育中心参加“四海同源——中国美术学院海内外校友十人作品联展”;应邀参加“中国——东盟书画名家精品展”。
2018年8月,书法作品参加“潮涌钱江——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暨兰亭书法社双年展”。
2019年9月,书法作品参加“”南北峰会——全国高等书法教育教师作品展”。
2020年10月,书法作品参加“健康·小康——兰亭书法社双年展(2020)”。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