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枣乡文化,展现秀美风光,沧州市30多万株百年古枣树将被划进园区挂牌保护。近日,沧州市印发《关于加强金丝小枣保护与管理的实施意见》,把全市5个县(市)划为金丝小枣核心保护区,给予专项财政补贴,进行改良复壮,以形成特色鲜明的魅力枣乡,文旅美景。
沧州市是驰名中外的金丝小枣之乡,历史悠久,声名远扬。近年来,受市场供需、气候影响,加之种植管理粗放、品种改良缓慢、产业化水平低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金丝小枣品质下降、品牌优势减弱、市场份额和枣农效益大幅减少。枣农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部分枣农放弃管理,甚至毁枣复耕。
为切实保护沧州金丝小枣这个优势产业,推动金丝小枣产业发展,沧州启动金丝小枣资源保护工程。对古枣树采取按株 (25株/亩)折合成亩、划定园区、挂牌保护。以沧县为核心,向周边县的金丝小枣基地延伸,形成涉及5县(市)的沧州金丝小枣核心区进行集中保护,其他县(市)和零散小枣资源列为辐射区。市、县两级分别拿出专项财政补贴给予重点支持和保护,期限为3年。其他相关县(市)也按照要求对本辖区金丝小枣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此外,以石黄高速、京沪高速、沧保高速、廊沧高速、307国道、沧河路为重点,向两侧延伸,进行重点保护和管理,形成沧州独具特色的夏季枣花飘香、秋季硕果累累的绿色廊道。
着力推广已经选育成功的个头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充分利用现有金丝小枣成龄树资源,进行品种调新和改良,实现“当年嫁接、二年见果、三年丰产”。到2020年,全市小枣良种率达到90%以上。
抓好金丝小枣产业园区建设,整合小枣加工企业资源。到2020年,力争全市具有一定规模的小枣加工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其中,培植全国知名小枣加工企业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凡沧州境内生产加工的小枣制品,在符合条件下使用“沧州金丝小枣”地理商标,并注明“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原产地保护”等荣誉称号。
据悉,沧州将结合2019年沧州市旅发大会,高起点规划建设千亩园、万亩园枣乡旅游景区,使枣乡旅游观光区成为融历史、人文、民俗、博览为一体的特色农业景观。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