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河北博物院南区大厅群众如潮,参加“牵手河博·相约七夕”活动的家庭齐聚一堂,兴致勃勃。
活动开始,教育人员就抛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是什么日子?”大家纷纷抢答:“七夕啊,中国的情人节啊……”其实,“七夕”可不仅仅是“中国情人节”,它是个很有内涵的传统节日,有好多名字:乞巧节、女儿节、香日、兰夜、七姐诞等,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还被国务院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习完七夕的相关知识,就到了有趣的动手环节——制作盘扣。各位参与者互相配合,很快一个个精巧的盘扣在大家的巧手之下诞生了,点缀在领口上,仿佛是盛开的花朵一般,灿烂美丽。
随后,大家来到教育活动分会场——北区天井院的葡萄架下,进行一个重要的乞巧项目——投针验巧,这个可是很有讲究的。 教育人员按照传统,提前一天取了“鸳鸯水”倒在容器里,经过一天一夜,水面生成薄膜状物质。参与者们手拿缝衣针轻轻放在水面,观察针在盆底的倒影。女孩子们小心翼翼,屏气凝神,生怕钢针沉底。若在古代,她们肯定都是蕙质兰心的巧姑娘。
接下来到了穿针乞巧的环节,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早在汉代就出现了,《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看似简单的环节其实暗藏技巧,穿针乞巧要求快、准、巧,是难度很高的技术活。20组家庭都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通过这次活动,群众亲自参与到了乞巧赛巧的环节中,体验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在七夕这个美好浪漫的日子里,河北博物院希望成为大家文化上的伴侣,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大家的生活;用宝贵的精神食粮,陪伴孩子们成长,真正发挥“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的社会公共教育职能。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