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安际衡。 图片由本人提供
3月8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安际衡接受了电话采访。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他表示,自己今年带去了“关于有效开展非遗研学的建议”。
安际衡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作用。非遗研学旅行项目是提升非遗传承人自身价值的路径之一,它不仅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保护与创新,而且有利于促进多个产业的融合,从而能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另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研学旅行相结合,对于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青少年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国内涌现的非遗研学游项目多以‘游’为主,许多非遗项目的体验课程只是简单带着学生参观、体验,很难让学生真正领会非遗精髓,领悟非遗的创造性价值。这也导致目前非遗研学游传承、传播非遗的效果不十分理想。”安际衡认为,有效开展非遗研学游应进一步加强内容的深度开发,引导学生在参观、体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对非遗项目有更真切、深入的认知。
安际衡根据自己的调查研究建议,政府要从政策上给予进一步的鼓励和支持,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非遗研学发展,支持非遗项目落户异地。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研学提供优质的外部服务环境。
“支持非遗项目落户异地,主要考虑到通常非遗基地离大城市距离较远,除了交通不便,学校也考虑到学生安全问题,就放弃了很多学习机会,这就造成非遗研学不能很好地开展。”安际衡说,2020年北京市就出台过支持鼓励外地非遗或博物馆来北京发展的政策,“让非遗走进大城市,更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
同时,他建议,围绕非遗项目组建专家团,开发特色课程。由教育部、文化部以及非遗专家等联合开发制定课程,在考虑非遗项目特性的同时,站在中、小学生的需求角度,设置深度思考、鼓励创新的课程,充分调动学生手、脑、眼等多个器官,使其在接受非遗相关知识时也要善于思考和勇于探究。“只有更高效、更有质量地开展非遗研学旅行项目,才能更好地赋能我国中、小学生的素养提升。”
另外,安际衡还建议,要打造特色非遗研学基地。“所谓特色,就是要有古老的历史文化和技艺传承,比如陶瓷就很具代表性。”安际衡表示,可以依托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博物馆、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建设特色非遗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让他们重拾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非遗文化,了解这些文化的精神内涵,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安际衡说。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