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政务发布

两会现场|人大代表热议白洋淀生态治理

2021-02-22 作者: 张培思 来源: 访问量:126

      长城网2月21日讯(记者郭洪杰 张晨光)“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规定、最严厉的处罚为白洋淀生态治理提供法治保障,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作为一个白洋淀人,我深感自豪。”2月21日,河北省人大代表、雄安新区安新县白洋淀芦苇画艺术研究院院长杨丙军在审议《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草案)》时说。

A2BBB53568ED2E61EA97DEF26F6CF6144456346A_size70_w702_h441.jpg


      白洋淀是北方宝贵的湿地资源,是华北明珠,又是华北之肾,对调节京津冀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几年雄安新区生态变化有目共睹,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更清新了,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当下雄安新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都是满满的。”杨丙军代表说。

      河北省人大代表,容城县八于乡薛庄村党支部书记冯建光告诉记者,该条例的出台,让执法人员在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等方面有了法律依据,让更多的村民在河边遛弯、散步的意愿更强烈了。

河北省人大代表、中国雄安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安晓良介绍,通过治理,白洋淀水域面积由前年的270平方公里达到了现在的近300平方公里,水质由2017年的劣五类到去年已经达到四类水的水平,2月、3月、11月达到三类水水平。

695CAFB78773D2F2C772705ED97BE869B48B15E2_size60_w720_h480.jpg


    “制定和审议该条例,对白洋淀流域、对雄安新区、对保定的意义都是非常重大深远的。”安晓良代表表示,再现“芦苇摇曳、荷花荡漾、碧波万顷”的淀波风光,这是白洋淀全流域人民的共同期待,所以条例的制定也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代表了民心,也符合民意。

      白洋淀治理保护的关键是项目,项目是核心、也是根本。安晓良代表建议持续谋划实施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合理安排地方财力,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形成白洋淀治理与保护多元化的投资渠道。同时,科学谋划河道治理、土壤修复、污染处理,扩大清淤、围埝清理、退耕还淀等工程,建立和完善管控监督执法的有效机制,充实执法力量,严格执法形成高压态势,为条例的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0C221CEA2CBC8F4364276C8AC40BC5E1F0E7762D_size44_w720_h480.jpg


    “条例的制定关系到国家的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建设,省人大常委会进行了四次审议,不断充实完善,我非常赞成。”河北省人大代表王海波表示,条例的实施可以让雄安新区建设始终保持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出雄安质量、雄安特色。

上一页: 河北省图书馆、河北博物院2月22日起恢复开放 下一页: 石家庄全域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公共文化馆等有序恢复影剧院等暂不开放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