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赵县纸扎

2018-08-31 作者: 河北文化网 来源: 访问量:260

赵县前村座落在赵县城内,地处赵县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该村王传琴是赵县一带有名的民间艺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纸扎艺术,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技艺——“赵县纸扎”。




纸扎起源于大唐初期,来源于民间习俗“打春牛”,打春牛是人们为迎春而举行的一种民间活动,立春到来之时,人们准备好纸牛,牛肚中装有瓜子、糖、花生等一类食品,然后挖坑放一根鸡毛,敲锣打鼓、耍狮子、舞龙灯,等到立春时刻,坑里鸡毛会随着阳气上升而飘起来,这时人们会把春牛打烂,孩子们会抢里面的糖、花生,热闹地把春迎过来,做纸扎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成为一种习俗。



过节扎彩灯,丧会扎纸人纸马......艺人通过纸竹、丝绸、布料扎糊出人物、亭台楼阁、民间故事,到了宋代,纸扎成为民间文化的代表,以它精美的彩绘和特有的艺术造型而达到鼎盛时期,这种特有的民间文化的繁荣一直到清末以后才逐渐冷淡下来,建国以后,由于新文化的冲击和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引入,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文化逐渐被世人所淡忘。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在国际地方的重要影响,全世界人都开始关注中国,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国家特有的传统文化必将被世人重新审视而重现昔日光芒,纸扎也必将重新展示它特有的情趣文化之美。

上一页: 在千年古县感受武强年画的文化魅力 下一页: 深泽县举行国家非遗坠子戏保护成果展演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