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文化访谈

王怀超:走在人间正道上

2020-11-28 作者: 人民政协报 来源: 访问量:98


每每当他坐久了看累了,他也会在中央党校校园里四处转转,去看看那些无比熟悉的雕像和它们后面的道路与风景。

 

北京颐和园北侧,静静矗立着一座初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苏式建筑群落,庄重、大气、厚重。与一旁华贵、精致的皇家园林风格大大不同的是,苏式建筑所特有的拙朴、大气甫一迎面,便令观者肃然起敬。

 

林静天蓝的7月,走在绿意葱郁、威严古朴的中央党校校园里,好似开启了一次红色精神之旅。

 

沿着校园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映入眼帘的是三组醒目的雕像——马克思、恩格斯的全身塑像《战友》、毛泽东的全身塑像《我们的老校长》和邓小平的全身塑像《总设计师》。沿着他们的轨迹,是一条中国共产党事业发展、理论发展的红色道路。

 

王怀超每天就走在这样一条道路上,一走就是34年。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所在地———中共中央党校,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一级教授、科学社会主义研究者、传播者王怀超工作和生活的地方。

 

激情铸就的成长岁月

 

1982年2月12日,王怀超第一次来到中央党校,他清晰地记得这一天:

 

“那时我还是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没曾想在这个院里一待就是34年,所有的青春和热血全部都献给党校了。”王怀超感慨着,目光随着思绪飘回到久远的年代……

 

1955年11月,一个男孩出生在冀南平原一个普通家庭。同每一位50后一样,他的血液中渗透着新中国诞生和成长初期特有的激情与朝气。他的人生历程也面临着那段特殊历史时期造就的曲折、磨难与考验。

 

用他的话说,就是幸运与不幸并存,“幸运的是,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不幸的是,新中国初创时期多灾多难,我的小学、中学、高中都是在辍学、复学的未知中度过。”

 

1973年高中毕业,18岁的王怀超回到冀南农村开始了知青生涯。相比较大多数来自城市的知识青年,王怀超更能适应新环境中的困难条件,他的努力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先后当过民兵排长、副连长、团支部书记、农场场长、人民公社的理论辅导员、中学老师和县委宣传部的新闻干事。然而,他的内心中却总是涌动着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外部世界的向往,这为他的人生转折埋下伏笔。

 

1977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而中断了十年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中国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那一年,22岁的王怀超毫不犹豫地选择参加高考,并以河北省平乡县文科考生状元的优秀成绩被南开大学录取。在专业选择上,他则是受了“高人”指点———贾春峰先生曾经是《红旗》杂志的一名编辑,“文革”期间被下放到邢台地委宣传部期间,与聪明好学的王怀超相识并熟悉起来。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是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相当于数学在自然学科的地位。”在贾老师的极力建议下,王怀超报考了哲学专业。

 

“考上大学,是我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由此决定了我从一个社会青年向一个知识分子转变。”命运之手的轻轻一指,使他在冥冥中向教学科研这条道路迈近了一步。

 

大学毕业前夕,王怀超并不满足去国家机关任职或是留校任教的因循就常的毕业去向,而是做了一个大胆决定:报考中央党校硕士研究生。

 

中央党校的前身,是1933年3月13日创办于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的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这所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大批中高级干部的红色学校,从瑞金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再到北京,虽在战火中历经多次搬迁转移,却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修养培养党的干部的宗旨,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发展积蓄了充足的人才资源。

 

中央党校的红色背景深深吸引着王怀超,他“想到这所神圣的红色殿堂去看看”。

 

1981年,中央党校首次面向社会招收硕士研究生,经过严格的统一考试和政审,全国仅有28人被录取入学,王怀超名列其中。

 

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对他而言是开启了一扇通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的大门。“如果说在南开我学会了哲学思维,那么中央党校这三年,则使我奠定了比较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刚进入党校时,王怀超一心想要直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源头,为此,他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是一部2000多万字的大部头巨著,至今仍被专业学者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老祖宗”。

 

“那时,我天天就是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1982年,马克思在1844年写的《经济学哲学的手稿》被翻译成一个小册子,因为这是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著作,王怀超得到后如获至宝,在上面用铅笔、红笔、钢笔记满了笔记。后来小册子都被翻烂了,但他一直珍藏到现在。

 

正是得益于年轻时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的坚守,王怀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达到了娴熟的境界———“现在,好些马恩著作我都能背诵。”王怀超不无得意地说起往事,发出朗朗笑声。

 

在学科领域之外,王怀超也是一个勤奋的学习者和参与者。

 

2012年,王怀超成为了全国政协委员,也同时成为了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委员。作为专委会的委员,意味着比其他委员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参加政协组织的调研、视察和各类会议。王怀超时间根本就不够用,他的日程早已经被教学研究、管理工作和各类外出讲课等事务填塞得满满当当,哪儿还有时间?

 

可他不这么看。他积极热忱地参加政协组织的活动,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不少意见建议。而每一次的调研,他都是“焦点”。

 

经常陪同委员外出调研的全国政协工作人员都知道,只要有王委员在车上,这一路就满是热闹欢快。而年满六旬的他并不只是个输出者,而是仍在不倦汲取着新鲜知识。遇到没听过不知道的新鲜事物,他总要想办法把不知道不理解变成知道和理解,哪怕一直追着别人问,问到别人有些不耐烦了。矜持?那是学术和知识获取路上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给学生一束,自己要有一筐”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刚刚经历过拨乱反正,走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虽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没有成熟的理论可依,但靠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哲学、政治经济学一道,被称为马克思主义的“三驾马车”,也是最能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范式,当时的社会发展,又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成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摹本。在这种架构下,王怀超渐渐明确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在大部分人眼里,读书、做学问是一项坐冷板凳的苦差事。但王怀超却以苦为乐,一头扎入学习理论研究学术的浩瀚书海里,在思想的世界里自由放飞,在清苦的环境里独立生长。

 

1984年,王怀超在取得硕士学位后,留在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任助教。

 

他并不是没有别的选择。中央党校的首批硕士毕业生在当时十分抢手,他的许多同学纷纷进入中央国家机关工作。而王怀超还学上了“瘾”,他不想中断。

 

在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这一党的思想理论阵地上,王怀超是用功的,也是出色的,更是不断进取的。1986年,王怀超考取本校博士研究生,这时,已是讲师的王怀超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为一个学者。

 

“做学者,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面和扎实的理论功底,给学生一束,自己要有一筐。”30多年来,王怀超自觉地给自己的“筐”里填充着知识,从未间断过。

 

进入王怀超的办公室,记者惊呼:这真是一间面积小密度大的“图书馆”啊!不仅书桌上、柜子上、小茶几上堆放的都是各式各样的书和资料,就连书架上的书都“长”到了天花板,成了一堵厚实的书墙。仔细再一看:书籍资料虽然又多又密集,但摆放并不杂乱,它们有自己的分类方式和摆放秩序。

 

书本排列的秩序感,正是源于人自身的秩序感。

 

不错,除了外出讲课、开会、调研,每天8点前,习惯早起的王怀超就已经到达办公室坐在书桌前了。把自己埋在桌前,沉在书中,已经成为他坚守了30多年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爱好。“每天不坐在这里看点东西,感觉心里不踏实。读书、思考,已经成为我的生活方式,一种生活需要了。”王怀超说。

 

与他的广泛涉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果的相对“低产”。“不瞒你说,我写得较少,也写得慢,写完之后,我至少放一到三个月,一年也就写个三四篇。”对治学近乎严苛的王怀超,习惯于用时间拧去思考成果中的水分,确保每一篇论文都是实打实的干货。

 

1996年春,40岁的王怀超撰写了《当前党政干部关注的几个深层次思想理论问题》一文,引起中央决策层高度重视,时任中共中央主要负责同志作出长篇重要批示,为此中央有关部门也组织力量进行了一年多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中央决策起到了参考作用。其后,他更是信心十足、不知疲倦地奔跑在理论研究的道路上。

 

30多年潜心研究,让王怀超在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发展理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出版《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社会发展理论研究》《历史转折时期的沉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中国改革全书》《中国发展全书》和《1978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进展》等多部著作,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社会发展理论研究》是国内第一部有关社会发展理论的教材,《1978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进展》一书被社会主义研究学者公认为是一部扛鼎之作……

 

岁月不会忘记那些默默拼搏的日日夜夜,它会在适当的时候,将曾经的一切展现在众人面前。

 

今年5月,当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提升我国学术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创新发展”专题考察组来到清华同方中国知网技术有限公司时,王怀超被一个展示的电子屏幕吸引住了:自己发表过的所有论文竟然都被罗列在上。“这是我的硕士毕业论文!”王怀超欣喜地发现,位于列表首位的,竟然是他几十年前的论文———1984年3月发表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的硕士毕业论文的一部分。

 

30多年的春秋更迭,将一个翩翩少年变成一个两鬓沧桑的中老年人,将曾经的博士生,变成如今的博士生导师。现在,博士生导师王怀超手下的硕士、博士、博士后弟子多达数十人。

 

师门学习交流会,是王怀超每学期为弟子们提供的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也是一次定期集中指导的制度化安排。在2016年7月7日的师门学习交流会上,王老师的10多个硕士、博士、博士后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各自在学习、工作中得到的认识和体会,交流着自己走过的弯路和探索的经验。而每个人说得最多的,是对王怀超学识的敬仰和人格的钦佩。

 

王怀超算是个严师。

 

他对投入门下的所有弟子们都提出一个严苛的要求:头一年,集中研读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他开出的书单里,《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资本论》则是必须啃下来的。当2015级的博士生谈阅读体会时,王老师会不时提问检验学生的思考深度。

 

论文写作是每一个研究生的重头戏,也是王老师要求最严格的部分。“从框架结构、章节安排到措辞表述、标点符号,王老师都逐字逐句地修改。”学生们拿到王老师修改后的论文,常常被上面密密麻麻、圈圈点点的修改符号和修改意见,震撼到说不出话来。

 

王怀超也是个慈师。

 

2011级的李晓寒在论文写作上遇到了障碍,于是申请延期一年。那是他意志最为低沉的一年。那一年,王老师不时给李晓寒打电话嘘寒问暖、加油鼓劲,还以自然界巧妙生动的比喻和典籍警句勉励他鞭策他,通过温暖幽默的形式将信心传递给了他。

 

师者,人之模范也。

 

今年夏天,包括李晓寒在内的4位博士生即将毕业,他们不约而同地接过王老师的衣钵,选择去教书。“对于你们的这个选择,我深感欣慰。”王怀超笑了,但又很快浇上了一盆“凉水”:

 

“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做事还是做学问,都是苦差事,要坐得住冷板凳。无论你们将来做什么,都要记住四句话:“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保持住本色。”这既是一个老师对学生的临别赠言,也是一个学者遵循了多年的人生律条。

 

甘做红色阵地里的传播者

 

中央党校是中国共产党培养干部的最高学府,具体承担着轮训、培训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的任务。每年,都会有大批党的各级干部来党校学习、进修,接受党的理论的思想洗礼和世界观改造。

 

在党校,为干部开设的这类培训班被称之为主体班次。每年,王怀超都会登上主体班次的讲台,为党的高中级干部授课。对讲授主体班次有着长达二十几年教龄的王教授来说,他的“桃李”的确称得上是满天下。

 

今年4月13日,当全国政协“促进网络文艺健康发展”调研组刚刚抵达湖南长沙宾馆时,站在门口迎接的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欧阳斌一眼认出了从中巴车上走下来的王怀超,他上前热情地招呼着:“王老师,您还记得我吗?”王怀超哈哈笑着一把握住了对方的手。

 

1994年,欧阳斌到中央党校参加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时至今日,他依然记得王怀超潇洒飘逸的讲课风格:上课不带一支笔、一片纸,清茶一杯,面对学员娓娓而谈。欧阳斌还珍藏着一份王怀超当年在课上印发的讲稿。纸张已经泛黄了,纸张边缘由于翻看较多的缘故,也有了一些细密的破损。

 

“敬赠怀超老师,欧阳斌。丙中春于星城。”调研组临走前,欧阳斌在首页空白处劲笔疾书这十几个字后,便将这件讲稿双手捧还给王老师。

 

这一举动令王怀超感动不已,他感慨道:“这是我这次调研的最大收获!”回到车上,这份讲稿在同行的委员中来回传阅着,大家都把这当成一段难得的逸事。对王教授来说,这是他多年党校教学生涯的一个见证。

 

比起一般高校,党校的教学工作分类更多。除了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学任务外,主体班次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对省部级领导干部、地厅局级领导干部、县市委书记的轮训,二是对省部级中青年后备领导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

 

比起党校的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主体班次的学员是一个有着更多生活阅历、知识积淀和人生经验的成年人群体,他们来自四面八方,长期从事党政实际工作,工作接触范围广,思想认识程度深。因此,要从理论角度结合实际,解决他们的思想疑问和工作困惑,是党校教师必须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王怀超也经常遇到这种挑战。在主体班次的课堂上、双向交流会上和小组讨论中,都有不少学员会针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到底有什么优越性?”……

 

面临这些涉及原则性的重大问题,王怀超从不回避问题,他往往以单刀直入、直面主题的方式,第一时间回应学员的提问。

 

他这样诠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就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规律性。这是一条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线。无论是邓小平理论,还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乃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都是从不同角度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回答。无论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回答,还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认识,也都是围绕着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王教授的讲课已经进入了一种收放自如的境界。

 

他有自己的“法宝”:独立自主地思考,实事求是地讲述,幽默风趣地表达。“我研究什么,我就讲授什么。”30多年始终活跃在教学工作第一线的实践经验积累,和从未间断过的学习、思考,为王教授的教学实践打下了深厚基础,他不仅是中央党校里在主体班次授课最多的老师之一,也因为讲课见解独到深刻,能切中学员思想实际,深受学员喜爱,曾9次获得中央党校教学优秀奖。他讲授的“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被评为首批“全国党校系统精品课”。

 

2010年,王怀超升任科社教研部主任。2014年4月,王怀超升任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同时兼任科社教研部主任。2014年7月,被中央党校评聘为首批一级教授。2013年8月,被选为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副会长,2015年6月接任会长。

 

如果说,学者之间是知识上的较量。那么做好管理工作,不仅业务上要能够服众,还要时刻秉持一颗公心,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者。

 

在王怀超带头营造的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里,科社部迎来了一阵清风正气,学科建设、教学科研、队伍建设都上了一个大台阶,不仅在2015年全校八部一所的教学评估中实现了一个漂亮的末位逆袭,还稳固了科社部在全国科社界的领先地位。

 

王怀超有自己的学术、管理小世界,也有履职为公的大胸怀。“文艺工作者有文联,科技工作者有科协,记者有记协,社会科学工作者这么大的一个群体,却没有一个全国性组织……”2016年3月,在全国政协全会的社科界小组会上,王怀超委员替全国200万社会科学工作者再次发出呼吁,建立全国社科界联合会,得到不少委员的响应。

 

如今,虽然已经卸去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兼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一职,但学者王怀超思想上压根没有“退休”的打算。“只要眼睛还能看,大脑还能思考,嘴巴还能说话,腿还能走路,我就不会停止学习、思考、讲学、写作、调研……”王怀超就是这么一个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的红色学者。

 

每每当他坐久了看累了,他也会在中央党校校园里四处转转,去看看那些无比熟悉的雕像和它们后面的道路与风景。

 

王怀超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一级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兼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

 


上一页: “河北文化名人进矿区”文化艺术交流座谈会暨采风活动在井陉矿区举办 下一页: 澳门青年“冰雪奥运之旅”冬令营在河北举办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