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立足本地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扶贫工作,努力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激发了贫困地区农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内在动力。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通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农家书屋、多功能活动室、文化科普宣传长廊、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等基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协调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广播电视信号覆盖设施建设,实现贫困县贫困村广播电视信号全覆盖。村民文化生活日益活跃,为推动贫困地区早日脱贫致富提供了文化设施条件。
进一步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和文化人才队伍培训,“送文化”与“种文化”并重。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送演出下乡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把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身边。2018年为全市5717个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68604场,联合直隶尚书房公益书吧开展“百所小学十万图书”爱心捐赠活动,共捐赠图书3320册,助力脱贫攻坚。以“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组织贫困县编创人才艺术创作培训、保定市基层文化馆(站)业务骨干暨边远贫困地区文化骨干队伍培训、2018年度“三区”戏曲骨干队伍培训等培训活动,共计培训156人次,着力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贫困地区文化人才业务水平。
进一步发展产业扶贫项目,“富脑袋”和“富口袋”结合。指导组织文化企业与贫困村对接,培养文化产业人才,贫困地区独特优质的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非遗保护利用工作成效显著,阜平下堡村轿鼓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深入挖掘,并在传统节庆日进行演出,推动非遗与传统民俗节庆深度融合,拓宽贫困村群众增收路子,实现了以文富民。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