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山王陵墓的考古挖掘,中山国蜚声海内外,一批专家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开始跻身于对中山历史文化的研究当中,并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编写的《 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和《战国中山国灵寿城:1975~1993 年考古发掘报告》两部专著最具代表性。随着对中山历史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山国的历史变迁也越渐清晰。
(一)先祖戎狄
中山国的前身先民最早在今陕西榆林一带游牧,属上古春秋时期北方的少数游牧民族。据说建立中山国的前身狄族为上古八大姓氏之一的姬姓白狄,王族为厘姓,是周文王后裔,属秦、晋北部的一个境外附属小国,曾长期附属于晋国。
中山国的先民白狄人作为晋国的附庸,也曾经常跟随晋国军队征战,攻邢国、伐卫国,为晋国的称霸做出了贡献,由于连年征战和时局的不断变化,后来中山国的先民白狄人逐渐东迁到了河北境内太行山区一带。
(二)鲜虞联盟
中山国前期又称鲜虞。鲜虞之得名出自鲜虞水,鲜虞水即今源出五台山西南流注于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鲜虞最早的发祥地。
公元前621年晋穆公去世,由于晋国因王位争夺引发内乱不止,白狄人与晋国关系也开始恶化,加上秦国的势力不断扩张,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中山国的先民便逐渐开始向东迁徙,越过太行山占据了鲜虞水一带,后与当地居民的不断融合形成了鲜虞族,并逐渐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此时的华夏各大诸侯国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控制一直比较薄弱,于是他们便又向东扩展聚居到了现在的石家庄一带,建立起了鲜虞(故城在鲜虞亭,今河北正定的新城铺)、肥(建都肥累城,今河北藁城西南)、鼓(建都昔阳,今河北晋县西)三个国家,并以鲜虞国为主结为联盟逐渐开始扩张势力。
(三)晋伐鲜虞
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鲜虞已发展成为北与弱燕争地、南与强晋对峙,俨然以北方一雄的面目出现在诸侯国面前,这对于图谋向北拓延的晋国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公元前636年,放逐在外19年、周游列国、政治经验十分丰富的晋文公重耳回国即位,君臣一心,整顿国政,开始拓疆扩土,今石家庄一带这块肥肉晋国当然也是不会放弃的。公元前530年8月,晋灭肥(在今河北省藁城县一带),俘虏其国君绵皋。第二年冬,晋昭公得知鲜虞边境空虚,即以荀吴统率大军进攻,并破鲜虞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峭岭)。随后的公元前527年秋,荀吴又率军攻鼓,俘国君鸢鞮,使鼓成为晋的属国。六年后,鼓被彻底毁灭。晋灭肥、鼓,不仅使鲜虞部落联盟从此瓦解,而且鲜虞国本身由于轻敌也受到了重创。
(四) 中山初立
鲜虞联盟被摧毁后,鲜虞国遭遇到了重创。在这种国势动荡、民心不稳的情势下,鲜虞人便联合肥、鼓遗民,离开冲要之地正定大本营实施了北迁。几年以后,晋国与齐国、宋国会盟,准备南下攻打楚国,鲜虞趁晋军南调,就开始发兵报复晋国。公元前507年秋,鲜虞出兵晋国平中,大败晋军,俘虏晋国勇士观虎,报了晋灭肥、鼓,占领中人城的一箭之仇。这期间为了安全,鲜虞姓部落公元前506年,鲜虞人在有险可守的中人城(今河北唐县西北粟山)建国。因中人城城中有山,故曰“中山”,这便是初期的中山国,中山之名始见于史书。此后对鲜虞中山国,史书中兼称“鲜虞”、“中山”。
(五)晋灭中山
持续了十年(公元前500 年至公元前490年)内乱混战的晋国最终以赵简子获得胜利而告终。 为报复鲜虞中山,公元前489年春,晋大夫赵鞅“帅师伐鲜虞”,并大破中山。其后,晋国又把矛头指向中山国的最后一个属国仇由,七天后灭仇由。外围扫清后,晋国便开始进攻中山国本土。公元前487年智瑶(即荀瑶)统重兵再度对鲜虞中山讨伐,取穷鱼之丘(在今河北易县境内)。公元前457年,赵襄子又派新稚穆子伐鲜虞中山国,直插中山腹地,占领左人、中人(在今河北唐县境内),“一日下两城”,鲜虞中山国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其后不久灭亡。 从此,鲜虞在史籍中消失,此后20余年间史籍对中山国也没有只字记载。
(六)中山封立
公元前453年,魏、赵、韩三卿灭其同僚荀瑶,三分智伯领地自立为诸侯,晋国灭亡。
魏、赵、韩三卿自立诸侯后都想竭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扩大地盘,赵襄子独占中山就引发了韩、魏两家不满,他们不断寻找机会削弱赵氏对中山的控制。魏文侯首先向赵襄子提出了分割中山国地盘的要求,赵襄子便接纳谋臣之计,扶立中山人后裔为国君,史称中山文公。接着又迎封魏文侯之女公子倾做中山君正妻,食其邑。这样就使得中山国在名义上是一个独立诸侯国,实际上则是赵氏控制的傀儡,但又安抚了魏国。
公元前425年,赵襄子去世,赵氏陷于内乱。为扩充王室势力,公元前414年周威烈王趁中山文公去世和赵氏家族内乱之机,抢先封立其堂弟武公(周桓公之子)为中山公,是谓中山武公。于是中山武公便重建独立政权,率领中山人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建立新都,定都在顾(今河北定州),至此中山国就成为了一个由周王册封的真正的独立诸侯国。此后,中山武公注意对鲜虞族众的团结、友善,内事农蚕,外修兵备,同时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国势迅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籍假周天子之名各自为诸侯,强宗陆续出现,逐渐打破了周朝初年形成的宗族(大夫)并列,公室(侯)独尊的局面,天子如同虚设,周礼荡然无存,宣告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始,原先的争霸战争也转变为争统一的战争,各国纷争从此开始,历史上也称此时的中山称为战国中山。
(七)魏灭中山
中山独立,不仅从经济上断了魏文侯之女所享的中山食邑之俸,而且在军事上又与齐国联手,对魏国东部边境构成潜在威胁。魏文侯岂肯容忍?过了几年就全力策划灭中山的战争。
魏国若北上灭中山必须借道赵国,并派大将乐羊统兵五万借道赵国兵伐中山。经过一年多的争战,中山都城顾及其东半部土地相继丧失,后将主力收缩于灵寿之境与魏进行最后的决战。中山国兵据楸山、柏山,魏军据文山,双方隔慈河相持月余。楸山、柏山,松柏蔚然,乐羊趁中山军中秋夜晏之际,派西门豹率兵壮潜入山林四处纵火,中山军大乱,乐羊帅兵从山后袭来,中山军溃败至白羊关,继退至灵寿(今灵寿故城)。灵寿城坚厚,且积粮甚多,久攻不下。乐羊之子在中山,中山悬其子示乐羊,乐羊攻城愈急,中山因烹其子而遗之,乐羊含之尽一杯,攻城愈急,城遂破,武公与城俱亡。
前407年魏灭中山后,将14岁的太子击封在中山,称为中山君,派李悝为相辅佐,并将中山故邑灵寿封给大将乐羊予以监护,称为“灵寿君”。中山国的残余退入太行山中。
(八)中山复立
中山国被魏国战败后,年幼的桓公便带领其残余势力退入太行山中。
魏国占领中山国几十年,也一直通过赵国的地盘,实现对中山国的控制,后来赵国王室发生内讧,两派打了起来,魏国就参与了其中的一方。于是魏赵两国关系恶化,赵国阻断了中山与魏国的联系,中山成为一块孤立无援的封地,为中山复国提供了机会。 一直励精图治,积蓄力量的中山桓公终于瞅准机会在20余年后的公元前381年在齐国的支持下得以复国,并定都于灵寿。
前327年,桓公去世,中山王继承王位,继续继承先祖遗风,学习中原社会制度,发展国力,使国势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元前323年,魏国公孙衍为了对抗秦、齐、楚的联合,发起“五国相王”,参加国除魏外,还有赵、韩、燕、中山等。中山称王遭到“万乘之国”强齐的反对,声称如“千乘之国”的中山也称王,“不惮割地以贿燕赵,出兵以攻中山”。中山为挫败齐国的阴谋,选派大臣张登使齐,以重金贿权臣田婴,又往返于赵、燕,离间与齐的关系,最终使“燕赵果俱辅中山而使其王”。中山从而以“千乘之国”闻名于诸侯。
公元前314年,燕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攻进燕国。中山国见有机可乘,也背弃了同盟,派相邦司马赒率军北略燕国,夺取几十个城市,占领数百里的燕地,还掠取了许多财物,并将取得的“吉金”(铜器)重新铸造了铁足大鼎和夔龙纹方壶,在上面铭刻长篇铭文来颂扬中山王和司马赒的功绩,史称“错处六国之间,纵横捭阖,交相控引,争衡天下”,此时为中山国的鼎盛时期,号称“战国八雄”,并与各诸侯国王一样使用九鼎。这些文物,在1974年中中山王陵出土的文物中均有见证。
(九)赵灭中山
中山国虽然不是一流强国,但由于地处赵国的心脏地带,一直是赵国的心腹大患。但邻近的齐国、燕国却把中山作为牵制赵国的最佳搭档,暗中支持中山抗赵。赵国的几代国君虽然都想干一番事业,但因中山的牵制,图强大业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公元前 325 年赵武灵王即位后也深感赵国的最大威胁在于中山,于是秉承先君遗志,在肥义(白狄族肥人的后裔)的帮助下,展开了对中山的进攻。赵武灵王三年(公元前 323 年),赵国向中山国压迫,在靠近中山边境的鄗(今河北柏乡北)筑城。亲自前往边境九门(今河北省藁城市西北)进行实地考察修筑野台,观察齐国与中山国的边境情况。中山也在都城灵寿之东南方向,筑烽台三个以警防赵之侵扰。
在中山伐燕胜利后的第二年,中山王厝(cuo)便一病不起,不久就辞世了。中山王厝(cuo)去世后,其子姬姿继位,由于继任者内政外交政策的不当,中山国的国力逐步衰落。
而此时一直发愤图强想解除中山这一心腹之患的赵武灵王在与中山国的交战中,却发现中山及胡人的兵卒衣着灵便,骑射娴熟,与战车相比机动灵活且能远距离进攻,战斗力极强,触动很大。于是在公元前 307 年,接受教训开始谋画胡服骑射改革,教导民众穿胡人服装,练习骑马射箭以富国强兵。并誓言:“胡地中山,吾必有之。”虽然赵氏贵族开始持反对态度,但经过赵武灵王耐心细致地说服,终于使他们转变观念,转为支持改革。改革后的赵国不仅军事实力增强,更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国力大大增强。可王厝死后的中山国,因连年征战,国势日衰,民风日益败坏,“战士怠于阵,农夫惰于田当政。”加上王厝之子姬姿好名寡谋,用人不当,听信谗言。徒养士七十余家,而真正为其谋富国强民之策者无。司马熹名为国相,阴与赵通。公元前 305 年,赵武灵王亲自统领大兵向中山进军。中山国被迫献出四座城邑求和,赵国暂答应撤兵。
两年后,赵国又复伐中山。在赵国军队的连续进攻下,中山国一再丢城陷地,濒临灭亡。经过五年的拼杀,公元前 296 年中山国都灵寿终于被赵军攻破。当赵国的铁骑隆隆开过来的时候,第六代中山姬姿王出逃齐国,后客死他乡。危乱中,当时还健在人世的中山王厝的夫人被流放。随着这位前代王后的离去,一个曾经在动荡不安中放射出异彩的国家消散了。后来,赵国又扶植一个名叫尚的为中山君,旋又将其废除,迁之肤施(今陕西米脂西北),历史上的古中山国遂告结束。
(十)历史上的后世中山
中山在历史上第二次以国复出是在汉代。这时的中山与先秦时期的中山已有了本质的不同,它已不再具有独立的邦国地位,不过是归汉王朝所辖属的一个封国。
秦始皇于公元前 221 年灭掉六国、四海一统后,废除商周以来的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中山之地已归秦的巨鹿郡所括。西汉初年,在继续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的同时,又“剖裂疆土”“大封同姓,以填天下”。
在公元前 154年二月,汉景帝刘启将冀州的中山郡改为中山国,封庶子刘胜为第一代中山王,即中山靖王,至此,中山又以王国出现在人们面前。此时的中山国在当时 20 个封国中是较大的一个,其人口仅次于淮阳国,居第二位;所领县份次于信都、广平国,居于第三。鉴于“吴楚七国之乱”的前车,汉武帝时期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国对朝廷的威胁,于公元前 127 年春在全国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亦可在所属王国内占地封侯,以达到“不行黜析而藩国自折”,“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之目的。
靖王刘胜在这种压力下,也只好将国中的安险、新处两地分别赐予刘应、刘嘉诸子,由此中山国也一分为三。随着侯国的不断增多,中山国的直属领地愈来愈小。后来汉武帝又废除了大批王国和侯国,于是中山国内许多诸侯王的领地也大都归属中央政府统治了。
刘胜从前元三年赴任,至元鼎四年(公元前 113年)二月卒于中山,在位时间长达 43 年。这一时期,由于文帝、景帝在全国实行了“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社会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到武帝初年出现了“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的鼎盛景象。刘胜本人虽整日沉湎于“听音乐、御声色”之中,但中山的社会生产亦有了相当的进步。1968 年 6 月,考古工作者在河北满城对中山靖王刘胜和妻子窦绾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出土了 2800 多件珍贵文物,其中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错金博山炉等,不仅反映出汉代贵族阶层的骄奢淫逸,也证实了当时中山经济高度发展状况和工艺制造水平。
西晋时期的中山国与两汉时期的中山国相比,从辖域面积和封邑数量上看要逊色得多,只是当时 27 个封国中较小的一个。但从实际权力上说,它却超过了汉魏任何一代中山王。按照西晋王朝的规定,诸侯王不仅可以占有封地,拥有武装,而且王国内大小官吏的选拔,亦由朝廷任免改为诸侯王自行调配。久之,这些诸侯形成了晋王朝内部强大的割据势力,为日后爆发争夺中央权力而相互攻杀的“八王之乱”埋下伏笔。公元 3 世纪末,经过长达 16 年“八王之乱”的晋朝,国势日渐衰微,人民流离失所,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生活在我国北方的匈奴、鲜卑、羯、羌等少数民族,乘战乱之机起兵反晋,先后建立起十几个割据政权。中山地区也相继为后赵、冉魏、前燕、前秦所占据。
“中山”一名的第三次出现是在宋代。经历了隋、唐、五代十国近 500 年的历史变迁后,到北宋徽宗朝政和三年(公元 1113 年)四月,诏令把定州升为府一级建置,赐名中山,领安喜(今河北定州)、无极、曲阳、唐县、望都、新乐、北平 7 县和军城砦、北平军,治所设在安喜。13 世纪初,蒙古铁骑南下,驱逐了金朝的势力,统一了北部中国。宋、金时中山府的建置辖邑继续留存。
元太宗十一年(公元 1239 年),原属中山府的祁、完二州归入顺天府辖境内,中山作为领有安喜、新乐、无极三县的散府隶属真定路。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明朝洪武二年(公元 1369 年)取消中山府名称,恢复定州建置止。中山在历史上作为邦国、王国、都城乃至边府,时隐时现地存在了 1800多年。由于它在历史各时期的含义不同,因而也就构成了它在不同时期的独特政治风貌和文化特征。认识了解这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对于我们研究、探讨不同区域间的历史渊源和地理变迁,无疑是有帮助的。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