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图书馆

河北博物院:来自战国的“高科技”

2021-05-25 作者: 河北文化网 来源: 访问量:140

1.jpg

古中山国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两千多年前,中山国在中原大地上强势“崛起”,可与“战国七雄”比肩,在周围众多列强大国虎视眈眈地觊觎之下,依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两千多年后,神秘而独特的中山国在一次次考古发掘中渐行渐近,燕赵大地上珍宝尽出,中山国的历史画卷缓缓而开,巍峨壮观的中山国宫殿似在眼前。

在灵寿古城东北部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中山国的宫殿区就坐落在这块高台之上,高台周围是坐北朝南的长方形大型建筑群。在宫殿区建筑遗址中,有排列有序的柱础石,还有许多大型空心砖、板瓦、筒瓦、瓦当及其他建筑材料,如此规模浩大的建筑材料,似乎隐隐可见宫殿的巍峨壮观,彼时的中山国,国力昌盛。直至今日,在“战国雄风——古中山国”展区里,来自那个时代的“高科技”仍惊艳了世人。

一脚踩空 偶遇“中山王”

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一直讲究“曲径通幽”,营造婉约回转之美,中山王厝也有这种审美,他不仅在王宫中大量运用屏风,显示尊贵并营造神秘的美感,还把陵墓也修建得“曲径通幽”,阴差阳错,他的巧思,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有了了解他和中山国的机会。

那是1974年冬,中山王厝墓的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可惜的是,最先发掘的几座主墓室均已惨遭盗掘。

就在大家纷纷惋惜、准备草草收场的时候,一位正在参加发掘的工人不小心一脚踩空,一个洞口随即破开,洞内的热气如烟雾般升腾而起,考古人员顺着洞口向下挖去,随葬的青铜器、玉器等一件又一件地出现在大家眼前。

“在我国的古代墓葬中,一般来说盛放棺椁的椁室是主墓室,随葬的金银财宝往往都放在主墓室当中墓主人尸体的周围。考古人员顺着刚才被踩出的那个洞挖下去,果然在墓室的一侧发现了一个放置有珍贵随葬品的仓库,接着又在主墓室的另一边发现了另一个仓库。库室和主墓室是互不相连的,这种独特的墓葬格局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出现过,而也正是这种独特的墓葬格局骗过了历代狡猾的盗墓贼,让中山国的文物珍品在两千多年以后还能够完好地保存下来。”

在展柜前,河北博物院社教部葛思博指着一件文物故作神秘,当年,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出土宝物中,这件“错金银虎噬鹿器座”青铜器尤为引人注目。器座主体为一只斑斓猛虎正在撕咬一只花斑小鹿,“可你们知道它的用途是什么吗?”

彰显“古代科技”的孤品绝藏

“这其实是一个屏风底座,主要是用来固定屏风的。”在展柜的左侧,葛思博指着一幅屏风还原图,再现了这个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的实用功能。

在中山王厝墓里,屏风和小帐埋在一起,由于埋藏年代久远,帐杆及帐上篷罩的材料已经腐朽,但通过尚存的铜构件及帐杆灰,考古工作者仍考证出它的大致面貌:屏风由屏风扇和屏风座两部分组成。漆木制的扇面已经腐朽,屏风为两扇围屏,呈矩尺形。扇面涂红漆,边框涂黑漆,漆上用红色和橙色绘画出活泼的小鸟和翻腾的云气。每扇屏风的立框中间,都镶有一个铜质兽面铺首衔环作为装饰。

屏风底座是三件铜质错金银动物,另两件屏风座上的动物造型具有浑圆的躯体、挺直的尾巴和黄白色的花纹,犀牛和铜牛表情温顺,体态平稳,表现出被人驯服后的温和形象。三件底座都是实体铸成,极其厚重平稳。

而最令人叫绝的便是这中间的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一只勇猛威武的老虎,色彩斑斓,尾梢上卷,身躯浑圆。两耳直竖,双目圆睁,身躯向右侧弓曲,右前腿以肘着地,用利爪抓住一只小鹿的后腿,血盆大口正紧紧咬住一只幼鹿的后身。小鹿在虎口中拼命挣扎,短尾用力上翘,可是始终无法脱身。鹿的四肢已经无力,头扭搭在虎颈的左下侧,两眼僵直,口微张。虎的右前爪因为抓鹿而悬空,座身平衡借用鹿腿支撑,构思巧妙而自然。虎、鹿皮毛的斑纹,均用金银镶错而成,生动逼真。虎身扭曲成S型,安上屏扇恰成曲尺形。“器通长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公斤。这件屏风座之所以有如此之重,正是为了使其装上屏扇后仍然很稳定,不至于上面重下面轻。”在葛思博看来,作为中山国的代表文物,这件“虎噬鹿”非常珍贵。

展现弱肉强食的“虎噬鹿”

猛虎,幼鹿,力量对比如此悬殊、弱肉强食的凄惨场面,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细细品味,这是一个积蓄万钧之力,引而未发的瞬间,充满了强大的内在力量。猛虎的身体似乎马上就会猛烈地转向另一个方向,而那只可怜的小鹿眼看着就将被撕得粉碎……这是多么惊心动魄地生存斗争!

除坚固、稳定的实用角度之外,作者独具匠心地创造了充满动感的双兽形象:一只色彩斑斓的猛虎用巨口和利爪紧紧抓住拼命挣扎的小鹿,虎腹贴地,虎尾高高甩起,前足一爪扑住猎物,一爪向后用力支撑,后足则一前一后大跨度地蹬着地面。

“整个造型是一只老虎,嘴巴里面正在吞噬一只小鹿,所以叫虎噬鹿屏风座,老虎这个身体,很矫健,硬尾长甩,躬身扭曲,小鹿的脸很凄惨,好像正在发出哀鸣的声音。力量强弱对比很悬殊,它表现的是大自然弱肉强食的这种生动画面。”葛思博说,其实,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动物雕塑作品种类繁多,精品迭出。艺术家们早已不再满足于仅仅将人和动物作为单体来表现,从而将视线转向更宽广的空间,热衷于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动物之间的共存和争斗。其中,最为生动的作品当属这件著名的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

或许,“百家争鸣”的社会形态下,战国时代的艺术家们在动物雕刻方面早已经跨越了一般的形似阶段,开始注重于动感和力度的表现,并有意地选择最能吸引人的瞬间去表现动物的神态。

“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屏风

站在两千多年前的屏风底座前,穿梭岁月,金银错工艺的青铜器很容易带你走进那个春秋战国时期,坐在宫殿内的帐幄中,国王就在这样的屏风前处理政事,又或者,大殿上的屏风后,太后、皇后正在“垂帘听政”……

这绝不是电视剧里的镜头,古时候,由于许多宫殿前部敞开,房屋建筑也不太严密,需在房内张设屏风挡风,同时一所建筑往往具有多种功能,需要随时用屏风分割室内空间,因此,屏风的使用非常广泛,许多古代墓葬中都有使用屏风的壁画、画像砖,也有出土小型模型和实用的屏风。屏风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当时不叫屏风,叫“邸”,通常设在天子的座椅后面,显示天子的“九五”之尊。

葛思博说,战国时期,作为中山国鼎盛时期的国君,中山王厝自然也是屏风的“铁粉儿”。他不仅对屏风的要求高,连屏风座都是工艺精湛的绝美之物,采用的是错金银的制作工艺,技术高超,而且稳定性非常高。

只是厝恐怕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屏风不再是王宫里的御用之物,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汉唐时期,大户人家凡是厅堂必设屏风,屏风的作用除了遮挡,还成了一种绚丽多彩的室内装饰艺术品。到了明清时期,屏风文化也发展到了高峰。有史料记载,明代奸臣严嵩被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大小各式屏风居然有389件。就连《红楼梦》里,贾母80大寿时,收的寿礼中,也有16件屏风。

时至今日,屏风的大家族中,又多了很多个成员,各式各样的隔断成了很多人家里必不可少的装饰品,屏风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它不再单单是一件摆设,而且还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功能,那些古色古香、有着地位象征的屏风座也被更为便捷和灵动的滚轮所代替。

皇家的威仪渐渐人人享有,越来越多的屏风,从古美到今,技艺传承几千年,依然不可方物。


上一页: 河北省图书馆为残障读者举办红色电影展映 下一页: 河北平乡开展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活动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