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文化网 >> 非遗

指尖跳跃舞翩跹 一梭一线织华彩

2018-10-15 作者: 河北文化网 来源: 访问量:53

——探访中国优秀传统“绣”文化——定州缂丝

 

图为传承人在缂织莲藕图.jpg

 

最近播出的电视剧《延禧攻略》蕴含着许多中国非遗文化元素。无论在宣传海报的特写中,还是在发布会上服装道具的展陈中,都多处呈现了缂丝、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盘绳绣、珠绣等中国传统“绣”文化,增强了观众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其中,皇后的缂丝棉褂,嫔妃不离手的团扇,都涉及到了被誉为“织中之圣”的中国传统手工艺术瑰宝——缂丝。


缂丝倒底是一种什么“绣”,为什么生活中很少见到,甚至许多人竟然还不知道这一名词?定州缂丝在宋朝时期为皇家御用珍品,名噪一时,现在为什么名气一般?定州从事缂丝业的非遗传承人有多少,如何保护并发展这一传统文化?近日,记者带着众多疑问走访了“以宣和时期制作最盛”的缂丝文化古城,河北省定州市。


定州缂丝,以宣和时期制最盛


定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商代于此建立方国,春秋时齐相管仲于此筑城,战国时为中山国国都,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北宋时期,缂丝成为定州的代名词。


缂丝,不同史料记载为克丝、剋丝、刻丝。古代字书《玉篇》解释:“缂,紩也,织纬也。”就是说缂丝是通过织纬来表现色泽图案的一种工艺。


传承人程苗欣介绍说,艺人缂织时用数十个装有各色纬线的舟形竹梭和木梳形小拨子,依照勾绘在素色经面上的图案,运用勾缂、掼缂、长短戗、凤尾戗、参合戗、包心戗等二十多种技法,不断地变换各色丝线来回穿梭织纬,图案形成后只见纬线不见经线。


缂丝制作通常以素色生蚕丝作经线,彩色熟蚕丝作纬线,用“通经断纬”的手法分块缂织,成品图案花纹立体感强不分正反面。“两面的图案和色泽一模一样,不像在布料上印花那样正反面效果不同;图案是通过把各色纬线织进经线的方法实现的,织布的同时织图案,不像在布料上面绣花那样摸着凹凸不平,还划皮肤,牡丹花和衣服是一体的,所以又叫‘天衣无缝’。这两个特点就是缂丝手艺的精绝之处。”传承人王鹏巍拿着一件牡丹缂丝旗袍解释,缂丝向来以制作精良、古朴典雅、艳中带秀的艺术特点著称,被誉为“织中之圣”。由于在织物的图案轮廓、色阶变换等处像用小刀刻划过一样,“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因此得名“缂(刻)丝”,又被称为“被雕刻的丝绸”。


定州市地志办公室人员介绍说,缂丝的前身为缂毛,来源于西域少数民族的毛织品,自汉代开始传向中原内地,至唐宋逐渐发展为丝织品缂丝。定州的汉中山王墓考古发现,汉代时期定州就有毛、丝、麻的平纹织物,这是缂丝工艺的雏形。据《中国丝绸通史》和《中国丝绸文化史》记载,定州生产缂丝始于汉代,兴于唐,盛于宋。


隋唐时定州“桑麻遍野,户户机杼”,为全国著名的丝绸生产和集散地。在定州孟家庄村考古发现的唐代“绫绢互市”遗址就是当时丝绸贸易繁盛的实证。据记载,唐朝时定州所产织物占全国的46%,定州缂丝的织造艺术已达到一定水平。宋代庄绰《鸡肋篇》记载说:“定州织刻丝,不用大机……随所欲作花草禽兽状……承空视之如雕镂之象,故名刻丝。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虽作百花,使不相类亦可,盖纬线非通梭所织也。”


定州市旅游文物局局长王梦阳介绍说,北宋时期,定州缂丝技艺进入颠峰。文献记载“北宋丝织品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定州缂丝以宣和时期制作最盛”。据《中国全史》描述,“缂丝是我国丝织工艺中最受人珍爱的品种,宋代是缂丝的盛期……以定州生产的最为有名。定州缂丝技巧与图案保持了唐、五代以来的优秀传统,丝纹粗细杂用,纹样结构既对称又富于变化,用各种色线,经纬交织成纹,作出花鸟禽兽各种图案,栩栩如生……”至北宋晚期,定州缂丝出现了主要以摹缂名人字画副本和帝后服饰制作为主的倾向,作品宛若天成,其肌理质感之美更胜于原作,尽显“夺丹青之妙,分翰墨之长”的独特艺术魅力。宋徽宗赵佶称赞:“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史料记载,定州孟家庄人沈子蕃是北宋末期缂丝艺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缂圣”。其代表作《梅花寒鹊图》《青碧山水图》等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后,沈子蕃受圣谕南下,就任“织造监察御史”,管理官办“缂丝坊”“织造院”。由于战乱,缂丝艺人南迁,缂丝织造中心从此转入江浙一带。故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之说。


“宋元以来,缂丝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来织造帝后服饰和摹缂名人书画。明清时期,定州缂丝已经衰落,孟家庄一带的缂丝艺人剩下的也不多,只有富贾豪绅有需求时才会有生产,建国后由于产品没有销路情况更糟。”市地志办公室主任韩振京说。

_DSC26761.jpg


定州现仅存郭氏、王氏两家缂丝艺术传承人


“定州缂丝工艺在历经战乱,尤其是沈子蕃南下后逐渐由辉煌归于沉寂,但其技术仍在民间传承。定州现在只有两家传承人的缂丝技艺较好,一家是沈子蕃故里孟家庄村郭氏缂丝艺术馆,一家是市里崇文街思本堂王氏缂丝艺术馆,形成了城市乡村互补格局。”定州市文广新局社文科科长齐增玲说。


定州城西北10公里处,有一历史文化明村孟家庄,为缂丝之乡。据村里人传说,乾隆为了寻访缂丝名家沈子蕃的真品,微服来到定州孟家庄沈记缂丝坊,费尽心思得到了《梅花寒鹊图》,并为孟家庄留下了亲笔御书:“定州缂丝坊”。清代以后,缂丝市场逐渐没落,为防止技艺失传,孟家庄一带的缂丝技艺在族内代代相传。非农忙时,一家人或周围的邻居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织作,相互交流探讨缂织手法、色线的搭配。”郭氏缂丝第八代传承人程苗欣说。


程苗欣的缂织技艺大部分是她的奶奶第六代传人郭张氏所教,那时村里从事缂丝织作的人已不多。她嫁到郭家后,跟她的婆婆和奶奶学习,她奶奶是孟家庄的缂丝能手。“开始是好奇,后来真正认识到了缂丝的魅力并迷上了这门手艺,我没辜负死去的奶奶一番苦心,把流传上千年的缂织技术传承了下来,没让老祖宗留下的艺术失传。”程苗欣说。


定州城里古色古香的崇文街西邻文庙,东毗贡院,这里曾是苏东坡的州署衙门,思本堂王氏缂丝艺术馆就坐落在这里。王鹏巍女士是《畿辅丛书》编著者清代定州举人王灏后人,从小深受缂丝艺术影响,后师从苏州王氏缂丝第六代传人王建江,成为第七代传承人。“缂丝起源于定州,她的根在定州,魂在定州,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我将定州传统缂丝工艺与南方工艺相融合,让老祖宗留下的优秀技艺在她的故乡重焕生机,这也算是艺术返哺吧。”王鹏巍说。


为了更好地保护缂丝技艺,近年来两位传承人广招学员扩大队伍,带动更多人参与其中。为了培养更多传承人,王鹏巍决定由缂丝馆承担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成本,实施免费教学。她还联系了定州市特殊教育中心,邀请合适的聋哑孩子前来学习缂丝织作。思语聋哑学校的学生薛璐学习缂织已有三年多,她在学习缂丝方面有超乎常人的智慧和对色彩搭配的独特见解。在定州市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品展上,薛璐缂织的《珍爱和平》获得了组委会和观众的一致好评。王鹏巍说:“通过这门工艺可以让这些孩子们用艺术表达自己美好的内心世界,培养她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感恩生活的心态。”


程苗欣介绍说,以前村里的技艺是不外传的,所以一些传统的手法和工具的使用失传了不少,现在形势不容乐观。我们在传习基地免费招收学员,想把周围的村也带动起来,把这个文化传承下去。“我会把从上一代传承下来的东西都像奶奶教我一样,手把手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这几年来我们传习基地学习的有100多人,到最后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只有20多人,真正技艺高超的只有十来人。很多是因为吃不了这个苦,受不了枯燥无味的织作。”

 

图为缂丝艺人缂织现场.jpg


新时期,定州缂丝涅槃重生织华彩


定州缂丝不仅仅是工艺品,它承载着民族精神、工匠精神和文化自信。近年来,地方政府、人民群众和非遗传承人做了不懈努力,及时对缂丝技艺进行抢救和保护,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努力扩大传承人队伍,创新研发缂丝新产品,让缂丝走进生活走向世界,使沉睡千年的中国优秀“绣”文化在其发源地重放异彩。


近几年,定州市委、市政府多措并举花大力气来保护这一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了对传统缂丝工艺的抢救、保护、传承、创新工作,传承人坚守工匠精神,传承人数持续增长。在政府的扶持帮助下成立了定州缂丝文化研究会、思本堂缂丝艺术馆、孟家庄缂丝传习基地、妇女缂绣合作社,努力推动定州缂丝艺术逐步走向复兴。2013年定州缂丝入选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思本堂缂丝艺术馆于2017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如今,缂丝已成为凸显定州魅力的又一张闪亮名片。”定州市文广新局局长乔义峰说。


据了解,近年来定州缂丝积极参加推介展示和对外文化交流,让世界了解定州缂丝;积极科学创新产品,让缂丝符合群众生活需要。他们参加了2016年意大利威尼斯中国文化节、2017年英国伦敦国际时装周,多次走进了京津冀非遗联展、深圳文博会、敦煌文博会等展会,走进了中央电视台、钓鱼台国宾馆。开展缂丝艺术进校园活动,让缂丝文化走进河北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和冀中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建立缂丝工艺高校师徒传承制度,促进缂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他们结合互联网+、科技+、旅游+等方式,研发各类文创产品10余种。结合本地历史文化,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浓郁定州特色的缂丝产品,如承载定州古城历史的《千年不老树》、《定州塔》、《贡院》、《文庙》、缂丝定瓷茶盏包等等。设计开发出缂丝旗袍、缂丝衬衫、缂丝领带、缂丝手包等一系列生活用产品,打开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局面,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使缂丝艺术在普通百姓群体生根发芽。

新时代春风为定州缂丝注入了新活力,学习缂丝技艺的人不断增多,使得几被埋没的文明浴火重生。孟家庄村民介绍说,前些年村里年轻人或做生意,或在外打工挣钱,除了村里留守的为数不多的一些人在做缂丝外,基本上无人问津,一度濒临失传边缘,一些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现如今好多年轻人其中还有很多大学生,纷纷回家学习缂丝技艺,从事缂丝生产,就连十来岁的孩子放了学也要来基地学上一会儿,这优秀传统手工艺再也不会失传了。”村民郭大爷说。

一寸缂丝一寸金。每一件缂丝作品,都需要纯手工成年累月的精织细作,“如妇人一衣,终岁可就。”她凝结着缂丝艺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所以每件作品都价值不菲。“这幅《梅花寒鹊图》是花了7个月的时间织成的,能卖到十多万。除去购买蚕丝费用和工人工资外,所剩无几。虽然效益不太好,但有政府的支持,个人的努力,再加上现在了解定州缂丝的人越来越多了,订单也会多起来的,我已经看到缂丝事业的光明前景。”程苗欣说。


来孟家庄缂丝坊取作品的陕西杨姓客户告诉记者:“这幅《百寿图》是为老爷子贺寿的,我是提前一年多订制的,字迹是请书法名家写的,没想到织出的效果比原字迹更好。我回去装裱好,挂在父亲的中堂,既是装饰品,又是收藏品。”


“如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的需求和审美开始回归,虽然机器复制品统治了消费市场,但它丧失了产品的唯一性、独创性和审美价值,失去了应有的灵魂。缂丝手工织作是机器替代不了的。我们会创新性地生产出符合人民群众需求的产品,不断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提高人们的满足感、幸福感、唯一感。”王鹏巍说。


在走访中记者看到,非遗传承人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一位学员,新时代织女们手中彩丝飞舞,机杼声声,织绣着乡村振兴、传统技艺复兴的美丽梦想。织女指尖上缂织出的一串串优美音符,谱写成了华丽乐章,奏响在新时期丝绸之路上空。(中国文化报 孙常青)


微信图片_20180913091732.jpg



上一页: 2018年沧州非遗项目走进实验小学、风化店小学 下一页: 河北第五批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名单公布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