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安徽美术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第二、第三辑)首发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党委书记黄振春,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民、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包云鸠、安徽美术出版社社长唐元明等出席仪式。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成军主持仪式。
王春法在讲话中说,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保管、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现藏文物超过140万件,其中书法类文物有四万余件,载体类型丰富,时代序列完整,精彩展现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的发展脉络,具有高度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如何深入发掘这些馆藏文物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让这些数以百万计、沉睡千百年的国宝说话,服务于社会,是国博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秉持这样的初衷,我们与安徽美术出版社密切合作,精心编辑了本套大型丛书。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够适应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对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书法的学习、鉴赏、研究需要,帮助大家更好地进入精微博大的传统书法世界,传承先贤的成就和光荣,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
《中华宝典——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法帖书系》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安徽美术出版社携手共同打造的经典书系,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本丛书是集赏析、练习、收藏功能为一体的书法类图书,着重选取经典作品,以单行本的形式刊印。全书共分十辑,一百册,可分可合,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分则独立成册,合则贯通为一部书法图史。丛书在内容上涵盖了甲骨文、金文、砖瓦陶文、印玺文、钱币文、碑版、墓志、刻帖、简牍、文书、写经、卷轴墨迹等多种门类。作品图片完整,色彩真实,图像清晰,忠实地再现了馆藏文物的原貌与细节。同时,本馆专家针对每件作品撰写研究评述,除了定名、时代、尺寸、释文、著录信息外,还对甲骨、金文、简牍的出土、递藏情况,碑志、刻帖的刊刻、版本考订,名家卷轴墨迹的装潢样式和鉴藏信息等都作了充分的介绍。丛书同时兼顾了不同读者的需求,将文物的历史价值、文献价值、收藏价值、艺术价值进行了多角度呈现和综合性展示。(文/国博)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