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河北省世界文化遗产地向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免费开放签约仪式在河北省博物院举行。这标志着,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可免费到山海关、清西陵、金山岭等遗产地,进行相关调研及考察。
仪式上,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对协会性质、宗旨、会员权益义务等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承德市文物局、清东陵保护区管委会、清西陵保护区管委会、秦皇岛市山海关区旅游和文化广电局、滦平县金山岭长城文物管理处签署免费开放协议书,并郑重承诺履行协议。
目前,我国已有55项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与意大利并列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此次签约旨在践行《世界遗产公约》,提升河北省文化遗产地的国内外知名度,推动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会员开展相关调研及考察活动,汇聚不同专业领域的意见、建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宋新潮指出,本次签约将促使更多力量参与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来,不仅有利于推动世界文化遗产价值传播,还有助于为签约遗产地提供交流合作机会,从而有利于遗产地文化保护、文脉传承,更好融入国际文化遗产事业。
“河北省将深入贯彻中央关于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意见要求,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保护展示方法,提升保护管理工作水平,监督签约遗产地做好落实。”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表示,期待得到更高水平的专业建议、指导和监督,将遗产地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为增强社会凝聚力、民众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做出积极贡献。
分享到
微信公众号